标签:
杂谈 |
上一篇讲完了赛太岁立功一事,最后我提到“赛太岁立了功,但朱紫国国王受惩罚一事与当年的乌鸡国国王一事如出一辙,只是形式不同罢了”。形式不同,但,佛惩罚他们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诛心。论起他们的罪过,被诛杀都可以,但佛以慈悲为怀,只是用有时限的灾难惩罚他们。
当年,乌鸡国国王本来好善斋僧,佛差文殊菩萨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不可原身相见,于是,文殊菩萨变做凡僧,问他化些斋供。被文殊菩萨几句言语相难,国王不识菩萨是个好人,把菩萨用一条绳捆了,送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救菩萨归西,奏与如来,如来令青毛狮子到乌鸡国推国王下井,浸他三年,以报菩萨三日水灾之恨。
浸他三年的时候,他最心爱的人和国家也被妖怪占了。而朱紫国国王也是一样,朱紫国国王最爱的不是江山,而是那金圣宫。原著有言:“国王跪下道:‘若救得朕后,朕愿领三宫九嫔,出城为民,将一国江山尽付神僧,让你为帝。’”
朱紫国国王爱美人不爱江山。所以,朱紫国国王有了灾难,要给他除灾,就要让他失去最爱的人,也就是“拆凤三年”。
朱紫国国王当初为太子时的一时不慎,导致了后来的消灾。他不是有意要射那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二子,雌雄两雀雏。他只是出于好奇,可他忘记了,一个母亲失去爱子,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作为一个太子,以后的国王,怎能没有这点仁德之心呢?朱紫国国王受难真正的原因就是不够仁德。
乌鸡国国王也好,朱紫国国王也罢,他们犯的错误都是一样的。他们不敬佛,乌鸡国国王是有心之过,朱紫国国王是无心之过。无论如何,都是“过”。
佛以慈悲为怀,不会杀人。但必须教育那些不敬佛的人,因此,诛心。当他们认识到错误的时候,诛心也就结束了。
我们总是在讲因果报应,乌鸡国国王,朱紫国国王也是一样的因果报应。
解读《西游记》进行中,请继续关注。
欢迎关注“评阅历史”唯一指定微信公众号:第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