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经过几篇文章的分析,针对真假孙悟空一事,得出了最终的一个答案:“真假孙悟空之后,再无孙悟空”。为什么这么说呢?
思想和态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孙悟空被压五指山五百年,这五百年,孙悟空的性情变了很多,变成了可以低头、可以认错、可以踏踏实实做事的孙悟空。可这一切并不是真正的孙悟空,真正的孙悟空还是那个桀骜不驯的泼猴。
西天取经,成就正果。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此五人,谁最难修成正果?显然是孙悟空。愿意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孙悟空,只是碍于菩萨救他脱离苦海和头上那个永远去不掉的“紧箍儿”,假如没有这些,孙悟空还会去取经吗?当然不会。孙悟空保唐僧,但从内心看不起唐僧,因为他就是一个凡人,虽然知道他前世是金蝉子,孙悟空依然是看不起他。看不起唐僧代表了什么?代表看不起佛教,看不起佛祖。这样的一个孙悟空怎能修成正果呢?不能。
孙悟空取经以来,以老大自居,动不动就尥蹶子,动不动就撒泼打诨,动不动就自行离开。有这样态度的孙悟空去西天取经有什么意义呢?即便勉强到了最后,他依然成就不了正果。
这一切,佛祖清楚、菩萨清楚、玉帝更清楚。
假孙悟空的出现,让孙悟空清楚了一个道理,这世间,能帮他的只有佛祖。当无法辨别真伪的时候,菩萨帮不了他;师父帮不了他;玉帝能帮,但玉帝碍于佛祖的面子,也不能帮他;到了地府,谛听能辨真伪,还是要看佛祖的面子。
这一切,悟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被所有能帮他分辨真伪的人拒绝时候,他明白了,当他说出“玉帝认得我,天王随得我;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怕我;府县城隍跪我,东岳天齐怖我;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当后生;不论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随你那里去告!”的时候,是多么的可笑,是多么的愚蠢,是多么的不知天高地厚……
认得他的玉帝,不能帮他;为仆从的十代阎君不敢帮他……这一切,便是孙悟空自以为了不起的东西。这不是背叛,这是孙悟空自以为是的惩罚。
从此刻起,孙悟空看清了自己,自己仅是这世间的一粒微尘,微不足道,别人都清楚这一点,而孙悟空自己却被自己的自以为是所蒙蔽。他唯一能做的不是离开唐僧,而是死心塌地的保护唐僧去取经。
当如来佛祖帮他消灭了假孙悟空后,他故意用不再去取经来乞求如来把他送到唐僧身边。如来再次帮了他,让观影菩萨把他送回唐僧身边。
这时,唐僧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也是微不足道了,能取经的不只他唐僧一个,离了他,经还是能取。菩萨告诉他,不要再嗔怪孙悟空,这一路上还要孙悟空保护他取经,唐僧立刻明白,叩头遵法旨。
最后,原著说:
“话表三藏遵菩萨教旨,收了行者,与八戒沙僧剪断二心,锁鑨猿马,同心戮力,赶奔西天。”
“真假孙悟空之后,再无孙悟空”。不是真孙悟空被打死了,而是孙悟空变了,彻底的变了,思想和态度变了,整个人的性情也变了。所以,大家后面看到的孙悟空,就好似换了一个人。唐僧师徒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与之前不同的是,之后的孙悟空已经真正的脱胎换骨。不再是那个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而是一个真正的佛门弟子。
“真假美猴王”结束,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人皆是这世间的一粒微尘,微不足道。多一粒微尘不多,少一粒微尘也不少。取得再大的成就,也不能自以为是。
“真假美猴王”是“评阅历史”解读《西游记》最详细的一回,单独看一章,看不出我们所分析的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建议大家从2月23号发表的第一篇开始看。此为“真假美猴王”第九篇。
深度解读《西游记》进行中,请继续关注。
欢迎订阅“评阅历史”唯一指定微信公众号:第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