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玉帝查不出,佛祖无奈的妖怪,是太上老君故意派来的?

标签:
玉皇大帝 |
《西游记》第五十回“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到第五十二回“悟空大闹金山兜洞,如来暗示主人公”主要描写了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在下界作乱,抓住唐僧一事。
http://p2.pstatp.com/large/14d00094d0f6f341d04这青牛精是《西游记》中最难缠的妖怪之一,孙悟空为了治服这青牛精,找了玉帝,玉帝查不出是哪里的妖怪;找了佛祖,佛祖也无可奈何,只能告诉孙悟空这妖怪来自哪里。关于此事,被很多的朋友解读为青牛精下界是为太上老君争一口气,并且认为这事是太上老君故意而为。真是这样吗?我看未必。为何说不是这样?我们先来看一段原著的描写:
“那妖魔笑道:‘我这里常听得人言:有人吃了唐僧一块肉,发白还黑,齿落更生,幸今日不请自来,还指望饶你哩!你那大徒弟叫做甚么名字?往何方化斋?’八戒闻言,即开口称扬道:‘我师兄乃五百年前大闹天宫齐天大圣孙悟空也。’那妖魔听说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老大有些悚惧,口内不言,心中暗想道:‘久闻那厮神通广大,如今不期而会。’”。
此处的描写告诉了我们两件事,1:青牛精碰到唐僧只是巧合;2:青牛精并不知晓孙悟空就是唐僧的大徒弟。这两点都说明青牛精并不是到下界给太上老君争一口气的,因为青牛精清楚,太上老君的威震海内,不需要他帮老君争一口气。所以,青牛精的下界,与其他下界作乱的妖怪一样,目的只有一个,在凡间逍遥自在,能碰见唐僧还能吃上一块肉,捞点实惠。
不是争一口气,讲完了,另外一个问题,老君故意让童子吃了仙丹,疏忽大意放走青牛吗?还是一样,我们先看一段原著描写:
“行者入里,眼不转睛,东张西看,走过几层廊宇,忽见那牛栏边一个童儿盹睡,青牛不在栏中。行者道:‘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老君大惊道:‘这孽畜几时走了?’正嚷间,那童儿方醒,跪于当面道:‘爷爷,弟子睡着,不知是几时走的。’老君骂道:‘你这厮如何盹睡?’童儿叩头道:‘弟子在丹房里拾得一粒丹,当时吃了,就在此睡着。’老君道:‘想是前日炼的七返火丹,吊了一粒,被这厮拾吃了。那丹吃一粒,该睡七日哩,那孽畜因你睡着,无人看管,遂乘机走下界去,今亦是七日矣。’即查可曾偷甚宝贝。行者道:‘无甚宝贝,只见他有一个圈子,甚是利害。’老君急查看时,诸般俱在,止不见了金刚琢。”
http://p3.pstatp.com/large/14e000951ea4dbdcae8原著看完,大家有没有发现,仙丹丢失,太上老君是知道的,并且找过没找到,童子拾到了仙丹,自己吃下去。假设,假设太上老君故意而为,童子吃了仙丹,然后睡着,青牛下界这一些列的事情为真。要证明此事为真,就必须确保童子一定会吃仙丹,假如童子主动上缴仙丹呢?太上老君要确保童子不上缴仙丹且吃掉仙丹,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主动告诉童子,让童子吃。这一系列的事,关键之处在于童子。太上老君会将自己心中的大计告诉童子吗?显然不会,做坏事,人越少知道越好。所以,前面的假设不成立,太上老君不可能故意而为。
既然不可能故意而为,那太上老君为何不继续寻找丢失的仙丹呢?此处是我要说的关键。有三个原因:
1:仙丹并非太上老君自己去收取,而是其他童子收取,这个过程就会出现偏差,少个一两颗是正常的。少的这一两颗,要么是童子偷吃,要么是真丢了。这样的事不止发生过一次。大家可以想想,假如你是无欲无求,与世无争的太上老君,自己练了仙丹,少个一两颗,你会在意吗?不会在意,最有可能是徒弟们吃了,徒弟吃一两颗算什么?无所谓的事。就像当初孙悟空把老君的仙丹全吃了一样,老君并不十分着急,为何?仙丹就是吃的,又不是放在那里好看,谁吃不是吃呢?
2:童子拾到仙丹不上缴,而是选择自己吃。这点上面我说过,老君不在乎,童子跟了老君这么长时间,对老君有所了解了,所以拾到仙丹吃了,很正常。童子也是修道,跟着大BOOS修道,捡点便宜吃颗仙丹太正常了。
3:老君的大度。当年面对孙悟空,老君并不想主动去治那个猴子,因为不需要他出手,他要出手,事情就大了,恐怕天庭不保。孙悟空那点本事,老君不值当的出手,之所以出手,是怕观音菩萨的瓶子碎了,让远来是客的菩萨损失了法器。
http://p3.pstatp.com/large/14d00094d4a6b05c170所以说,青牛不是太上老君故意派来的,太上老君没有派青牛下界作乱的理由。当然,要扭曲事实,非要说老君派青牛下界,那也没办法。
最后,还是那句经常说的话,吴承恩本人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作为古人的他,更是敬畏鬼神的,他不会将心中敬畏的神刻画成小肚鸡肠的伪君子。
深度解读《西游记》进行中,请继续关注。
欢迎订阅“评阅历史”唯一指定微信公众号:第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