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称为战神,也不为过

(2016-02-13 16:26:02)
标签:

春秋战国

中国古代史

中国历史

http://p3.pstatp.com/large/14d000346d0b13c1df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派百家争鸣。其中兵家出现了众多的代表人物,在兵家的代表人物中,有一位非常出色,他是军事家。当然,他也是真正的战神。

此人便是先轸(zhen),春秋时晋国卿大夫。姬姓,先氏,采邑在原,又称原轸。他以谋略见称,两次战役,奠定了他在史上兵家中的地位。一次是城濮之战,一次是崤之战。

城濮之战:

周襄王十九年,楚会同陈、蔡、郑、许诸侯攻打宋国,宋向晋求救。先轸进言文公,认为必须出兵。一来,文公当初流亡的时候,宋对公有恩,理当报答;二来,当时唯有晋楚两国最强,想称霸中原,只有击败楚国。

先轸认为直接救宋成效不大,应攻打曹、卫牵制楚国,让楚国来救曹、卫。于是,文公使狐偃将上军,狐毛佐之,命赵衰为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焠为右,出兵侵曹伐卫。

公元前632年,晋人向卫借道,卫不许。晋师绕路从卫国南面渡过黄河,侵曹伐卫。先轸帅本部军队攻卫,令兵士于所过山林遍插旗帜,诈卫人,顺利攻占五鹿,俘虏卫国大夫昭子,抢了戚田。晋国侵曹伐卫时,楚国猛攻宋都,宋向晋告急。文公担心出师救宋而与楚国战,则齐、秦两国虎视眈眈;但不救,宋有可能降楚而与晋绝交,这对晋国称霸之路不利。先轸建议让宋国贿赂齐、秦,让齐、秦劝楚撤兵,连胜的楚国肯定不同意,因此得罪齐、秦;同时,扣曹国国君,将其部分土地分给宋人,坚定宋国抗楚的决心;私下,再与曹、卫议和,以免到时候多方作战。

后来,楚成王拒绝秦、齐两国的调解,导致齐晋结盟。楚王想要撤退,其统帅子玉不愿撤退,请求楚王让他继续作战。楚王只给了他少数兵力,告诫他无从晋师。子玉为求胜利,派宛春向晋文公提出了晋许曹、卫复国,楚解宋国之围的休战条件,同时积极备战。

先轸认为,子玉提议是一言定三国,如晋不同意,得罪了宋、曹、卫三国。同时晋是以救宋的借口出兵,占了曹、卫,如不答应子玉的提议而导致宋国被灭,于公理上不合,诸侯会责怪晋国,不利于晋国称霸。于是,先轸提出私许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

晋文公扣留宛春,私下允许曹、卫两国复国。曹、卫两国与楚绝交。子玉激怒,不顾楚王的告诫,挥军向曹都陶丘前进。晋文公见楚军逼进,下令在城濮扎下营寨。子玉率兵追来,双方展开了“城濮之战”。四月二日,晋军与齐、秦、宋各国的军队到达城濮,四日在城濮以南的有莘与楚军对阵。晋左翼下军佐将胥臣把驾车的马蒙上虎皮以助军威,首先向对面的楚右军的陈、蔡两军发起攻击,陈、蔡军战斗力很差,遭这一突击,惊慌失措,溃败。晋右翼上军主将狐毛,竖两面大旗伪装主将后退,引诱楚左军出击。下军主将栾枝也在阵后用车拖曳树枝,扬起尘土,佯示后面军队也在撤退,以诱楚右军,子玉不察实情,下令全军实施追击。子玉率左军迅速推进,以致孤军突出,侧翼暴露。先轸见楚左军被诱出击,指挥晋国精锐横击楚左军暴露的右翼。伪装退兵的晋军停止后退,配合中军夹击楚左军,楚左军遭到夹击,大部被歼。

子玉急急鸣金收军,退出战场,城濮之战结束,子玉不久引咎自尽。

之后,周襄王策命文公为侯伯,晋文公成为春秋时继齐桓公后的第二个霸主。

崤山之战:

周襄王二十四年冬,晋文公逝世,晋襄公继位。秦国趁文公新逝,派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发兵偷越晋境袭击郑国。先轸对晋襄公说:“秦国违背蹇叔的谏言,贪婪而劳百姓,这是天意,机不可失,不能放走秦军。放走他们,就会留下祸患,违背天意,就不吉利。

于是,晋襄公紧急动员姜戎的军队,襄公把丧服染成黑色,决计出征。乘秦军袭郑归途中不备,率军在崤的隘道设伏,全歼秦军,俘虏了秦将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崤之战晋军大胜。

此时,文公夫人(秦穆公女儿),襄公的嫡母请求把崤战俘获的秦三将释放回国,让秦穆公去杀他们,以免两国结怨过深,襄公答应释放。孟明视三人获释,不脱囚服,匆匆而去。先轸朝见,问起秦国的囚犯,襄公说已经放了。

先轸听了非常气愤,大骂几句,头也不回就往地上吐唾沫。襄公醒悟后,急派人追赶,但为时已晚。

此事之后,襄公没有追究先轸的罪过。先轸思前想后,更加自责。同一年,狄人侵晋。先轸作为晋国主帅,出兵抗击,在箕大败狄人。史称“箕之战”。在这一战,先轸战死沙场。

先轸胜利了,为何要死?因为心怀愧疚。当时他免胄冲入狄人阵中,以死明志,以此报自己当初的过失。据传先鉁死后,尸体屹立不倒,狄人以为神降,狄主问他葬在狄还是晋,问到晋时,尸体倒下。

先轸的死,非常可惜,可这也怪不得别人,没有人陷害他,没有人责怪他,只是他太过自责,这一点也体现了先轸的耿直忠诚。

欢迎订阅“评阅历史”唯一指定微信公众号:第九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