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上老君为何要告诉孙悟空,菩萨借他的童子下凡为妖一事?

(2016-02-11 21:10:33)
标签:

文化

读书

孙悟空

西游记

http://p2.pstatp.com/large/14d0002d003f2ea49ee《西游记》第三十五回:外道施威欺正性,心猿获宝伏邪魔。这一回中,有几个疑点,我们前面两篇文章进行了一些解释。本文要解释三十五回中的最后一个疑问。

原著有这样一段话:“老君道:‘葫芦是我盛丹的,净瓶是我盛水的,宝剑是我炼魔的,扇子是我搧火的,绳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带。那两个怪:一个是我看金炉的童子,一个是我看银炉的童子,只因他偷了我的宝贝,走下界来,正无觅处,却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绩。’大圣道:‘你这老官儿,着实无礼,纵放家属为邪,该问个钤束不严的罪名。’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大圣闻言,心中作念道:‘这菩萨也老大惫懒!当时解脱老孙,教保唐僧西去取经,我说路途艰涩难行,他曾许我到急难处亲来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掯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若不是老官儿亲来,我决不与他。既是你这等说,拿去罢。’”。

此处,太上老君为何要告诉孙悟空“海上菩萨借了三次,送童子在此托化妖魔,看唐僧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太上老君告诉孙悟空这件事的原委,难道是离间孙悟空与佛教的关系?想拆散取经团队?不是!

这两个疑问,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太上老君没有离间的理由,更没有拆散取经团队的理由。那么,一个没有理由离间孙悟空与佛教关系,更不可能借机拆散取经团队的太上老君为何要说明这件事的原委呢?

这一点与太上老君的态度和孙悟空的性格有关。

太上老君的态度:

老君身居高位,不问世事,潜心修道。当初孙悟空偷吃蟠桃与兜率宫仙丹之后,太上老君并未动怒,他的超然,让人叹服。后来菩萨要助二郎神的时候,太上老君才说可以用自己的金钢琢,此时老君只是担心菩萨的瓶子会被打破才会有这样的举动,否则,他还是继续观战。太上老君治服不了孙悟空吗?当然能治服,他只是不想参与这场讨伐孙悟空的战斗,他的身份和能力也决定他无需参加这场征讨,孙悟空也还不够格。天庭有众多神仙,假如轮到老君这个级别的亲自上阵,天庭想必是危在旦夕了。

抓住孙悟空,无法处治的时候,玉帝说:“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煅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煅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

此处的关键词的是“玉帝说”和“太上老君奏”,为何?因为也只有玉帝说话,他老君才会想办法,一般情况下不会出手。此处也能看出老君不经常处理天庭事务,只是在玉帝最需要的时候,才会出手。

此处还有一个问题,为何海上菩萨三借之后,老君才帮忙?一是上述我所讲的老君的态度,他不问世事。二是老君清楚,只要他先帮忙,后面其他神仙也会帮忙。其他神仙的帮忙,很大程度上是看太上老君的面子,这有点强人所难。所以老君在海上菩萨三借之后才答应。三是表明了天庭的态度,天庭不阻止取经,只是在佛教需要的时候帮忙。他跟孙悟空说清原委,也在情理之中了。

孙悟空的性格:

孙悟空得理不饶人,在他的心里,“理”最重要,只要有理,他就敢跟任何人较真,就敢跟任何人叫板。就像当初他自己所说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一样,只要他觉得有理,他就要不惜代价的去争一下。

太上老君之所以要告诉孙悟空原委是因为他不想因为此事让孙悟空再次对天庭有微词。孙悟空已经不耐烦,孙悟空说:“你这老官儿,着实无礼,纵放家属为邪,该问个钤束不严的罪名。”看看,这是怎样的态度?明显是在责怪,此时责怪太上老君,也是责怪天庭。为了天庭的声誉,太上老君只能选择告诉悟空原委。同时,也是在提醒孙悟空,以后还会碰到更厉害的妖怪,一定要小心谨慎,虽不至死,但也不容易对付,不要大意,一旦大意,有可能丧命。

太上老君对孙悟空的这一番话,是一种善举,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提醒了孙悟空。至于说离间孙悟空与佛教这点,纯属无稽之谈。因为孙悟空别无他选,一旦反水走人,他的下场可想而知了。这一点,太上老君比谁都清楚。

深度解读《西游记》进行中,请继续关注。

欢迎订阅“评阅历史”唯一指定微信公众号:第九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