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晚今日播出,有一场猴戏,你知道猴戏的历史和历代名家吗?

(2016-02-08 00:23:03)
标签:

杂谈

春晚今日播出,有一场猴戏,你知道猴戏的历史和历代名家吗?我国的猴戏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期就有,并且名家众多。

猴戏,又名猴子戏,泛指猴子或其他灵长类动物参与演出的表演艺术。猴戏除了指真正由猿猴表演的项目外,还用来比喻人们一些装模作样流于表面的行为。比如戏曲和影视剧里的经典猴王形象。

在汉代画像石中百戏图里有猴戏形象,由此可知,猴戏非常早。到明清时,玩猴者多为谋生,他们流浪江湖,卖艺为生。

记得小时候看到过这样的一个场景,玩猴艺人一副扁担挑两个箱子,牵着猴,助手扛一长竹竿。他们选好场地后,敲锣引人驻足观看。一般令猴翻筋斗、走索、爬高竿等。艺人们还时常戴面具,穿戏衣走场等。年龄较大的朋友对这种场景应该非常熟悉。

古代汉族人民把猴子视为马的守护神,常于马厩内养猴子以留住马匹,并让猴子表演猴戏作祭祀之用,因此猴子又有“马留”的别称。

日本也有猴戏,日本的猴戏是从中国传入的。猴戏最初传入日本时,也是马厩中作为祭祀驱邪之用。室町时代起猴戏宗教性淡化,发展成街头艺术。

民国时期的戏曲舞台上,“猴戏”深受欢迎。非常注明的表演艺术家有郝振基、杨小楼、郑法祥、盖叫天、李万春、李少春等。

清末有一位王爷擅长猴戏,他是爱新觉罗·载涛(和硕醇贤亲王奕譞第七子,过继为钟郡王奕詥嗣子,光绪帝同父异母弟,宣统帝溥仪之叔父)。载涛是京剧票友,武工扎实,即能长靠又能短打,更擅猴戏,与杨小楼均为张淇林亲授,李万春曾随他学戏三年。

我们熟悉的六小龄童属于哪个派系呢?南派。

戏曲分文戏、武戏。猴戏在武戏中又自成一路。清末民初,猴戏有“北派”“南派”之分。

六小龄童六岁从父六龄童练艺学武。

六小龄童家被尊称为猴王世家,真正演猴戏是从他曾祖父开始的,随后是祖父、父亲、哥哥和他。他父亲从六岁开始学猴戏,为此取艺名为六龄童。到了他二哥章金星演猴戏时,父亲就称二哥为“小六龄童”。不幸的是,章金星夭折。1982年,章金莱先生拍《西游记》时,父亲暝思苦想,决定将“小六”颠倒一下,于是就有了“六小龄童”这个名字。

欢迎订阅“评阅历史”唯一指定微信公众号:第九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