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悟空取经路上首次面对死亡而哭泣,心中只有师傅,满满的师徒情

(2016-02-06 19:21:52)
标签:

孙悟空

唐三藏

http://p1.pstatp.com/large/10a00081306f823f73c我们时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当我们面对无法面对的困境时,会流下热泪。有人看不起这样的男人,认为怂。真是这样吗?不是。

孙悟空不怂,可他也有哭的时候,这不是他怂,而是他的真情流露。

“三打白骨精”的时候,孙悟空被唐僧赶走,孙悟空哭泣。原著道:“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这样的哭泣,是真情流露,是想念师傅,以后再也没有师傅了,虽然师傅时常对他责骂,但师徒之间情深意重。

被唐僧赶走,悟空哭泣,我们也许看不出孙悟空的大义。但,孙悟空被困,面对死亡威胁而哭泣,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大义。

很多人,面临生死时,往往感叹的是自己,而非他人。孙悟空呢?当他面临死亡的威胁的时候,他的心里,只有取经大业和师傅。

原著道:“却说那大圣被魔使法压住在山根之下,遇苦思三藏,逢灾念圣僧,厉声叫道:‘师父啊!想当时你到两界山,揭了压帖,老孙脱了大难,秉教沙门,感菩萨赐与法旨,我和你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乍想到了此处,遭逢魔障,又被他遣山压了。可怜!可怜!你死该当,只难为沙僧八戒与那小龙化马一场!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叹罢,那珠泪如雨。”

这段话,感动吗?感动,可以说是感天动地。

“遇苦思三藏,逢灾念圣僧”,一个常受责骂的徒弟,面临死亡,心中想的是自己的师傅。谁是谁非,谁好谁坏,一目了然。

“感菩萨赐与法旨,我和你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孙悟空是懂得感恩的人。他感念菩萨给他机会,感念唐僧救他脱离苦海。思念与师傅同住同修……这与之前的那个所谓的“泼猴”截然相反。也许你会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真是这样?不是。因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人到临死,说的话是真心话。孙悟空不是,孙悟空是真情流露,他从心底里尊敬菩萨,尊重师傅,他始终与师傅同甘苦共患难。

“可怜!可怜!你死该当,只难为沙僧八戒与那小龙化马一场!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孙悟空的话,道出了唐僧之所以成为众妖争抢的原因,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树大就招风,而风可以将树折断;人千方百计的寻求名利,到最后,害自己的还是名利。

我们再来看整段话,整段话没有一句感叹自己的得失。他没有想就此死去,修不成正果,得不到认可……而是想师傅以后的路。

这是真正的孙悟空,面对死亡的威胁,他的心里只有师傅,这满满的师徒情,感天动地。

深度解读《西游记》进行中,请继续关注。

欢迎订阅“评阅历史”唯一指定微信公众号:第九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