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元子为何给唐僧两个人参果?为何不是1个或者其他数量?

(2016-01-29 18:56:02)
标签:

杂谈

镇元子为何给唐僧两个人参果?为何不是1个或者其他数量?上一章,讲到了《镇元子给唐僧两个人参果,两个都是给唐僧自己的吗?不是!》,结尾处,留下了悬念。本章来解释为何给两个人参果,而不是1个或者其他数量。

原著道:“那大仙临行,又叮咛嘱咐道:‘我那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不得多费。’清风道:‘开园时,大众共吃了两个,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不敢多费。’大仙道:‘唐三藏虽是故人,须要防备他手下人罗唣,不可惊动他知。’”。

这里告诉大家,给唐僧人参果的目的是还金蝉子当年传茶之敬。要还这个敬意,给人参果就可以了。给人参果也简单,摘下来给唐僧就好,给几个?这个问题是关键了。镇元子给了两个,这数量给的大有深意。有何深意?两个意思:

1:考验唐僧怎样分配;2:人参果数量太少,非常珍贵。只给一个,他们师徒共分一个人参果,不能体现对唐僧的尊重;给唐僧师徒一人一个,也不能体现对唐僧的尊重;给唐僧两个,徒弟一人一个,那数量就太多了。

两个意思中的第二个无需太多解释,关键是第一个的分配问题。这分配人参果,考验唐僧是否是称职的领袖,看唐僧是否能与下属有福同享。

唐僧分配人参果有三种可能:

1:唐僧独吞。唐僧见到人参果,见其世间罕见,喜出望外,自己吃掉。假如唐僧自己独吞,说明唐僧自私自利,完全没有领袖风范,以后的取经路,要有这方面更多的考验,让唐僧变成一个称职的领袖。

2:唐僧自己吃一个,让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分食一个。这样的分配是团队最恰当的分配,这说明唐僧称职,以后也不需要有这方面的考验了。

3:唐僧不吃,全部给徒弟吃,这体现了唐僧的大公无私。假如唐僧选择了这种分配方式,那唐僧在佛、道两方高层的眼里,身份立马提高了几个档次,且会赢的更多的尊重。

结果呢?原著道:“那长老见了,战战兢兢,远离三尺道:‘善哉!善哉!今岁倒也年丰时稔,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这个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如何与我解渴?’清风暗道:‘这和尚在那口舌场中,是非海里,弄得眼肉胎凡,不识我仙家异宝。’明月上前道:‘老师,此物叫做人参果,吃一个儿不妨。’三藏道:‘胡说!胡说!他那父母怀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么就把他拿来当果子?’清风道:‘实是树上结的。’长老道:‘乱谈!乱谈!树上又会结出人来?拿过去,不当人子!’”。

这结果属于唐僧分配人参果的三种可能中的哪一种?好像都不是,但这也只是好像。其实,唐僧的选择是第一种。第一种可能是唐僧独吞。唐僧没有要人参果,选择不吃,等于让童子把人参果拿走,也等于他把人参果看成是自己的东西,与徒弟无关。这是什么,这是自私自利,你不解渴,可以给徒弟解渴啊。

到此,人参果的考验完成,唐僧没有通过,目前的他,完全算不上一个好领袖,只是一个简单的有信仰的信徒而已,起到的作用,只是坚定信仰,且是坚定他自己的信仰,完全不顾徒弟。

关于书中的情节分析到此可以结束。可是,作者为何要安排这样的一种考验呢?作者想表达什么?作者要表达的是讽刺和警示。讽刺当时朝中权贵自私自利,面对功勋一人独吞,不与下属分享;面对责任,全部推给下属。警示世人,作为领头人,要有大局观,要体恤下属,要善待下属,要与下属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一点,在后面孙悟空大闹五庄观中有所体现。

深度解读《西游记》进行中,请继续关注。

欢迎订阅“评阅历史”唯一指定微信公众号:第九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