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有此忠义之士,刘邦才能得天下,读《史记》之忠义周苛

标签:
历史中国历史周苛刘邦 |
http://p2.pstatp.com/large/6100011b5d,26f8e60f忠义,有忠心和义气的人。刘邦一直在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张良、萧何、韩信,此三人对于刘邦得天下固然重要。但,刘邦得天下还有很多忠义之士。比如冒充刘邦替他去死的纪信,还有本文要说的这位周苛。
周苛没有像纪信那样去替刘邦死,但他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周苛本是沛县人,他和堂弟周昌都在秦时担任泗水卒史。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时候,打败了泗水郡的郡守、郡监。周昌、周苛二兄弟觉得刘邦不错,自己也没有其他出路。于是以卒史的身份追随刘邦。刘邦命周昌担任管旗帜的职志,周苛暂时在帐下当宾客。
后来,周昌和周苛忠实的追随刘邦。直到刘邦入关,推翻暴秦。刘邦被封为汉王后,任命周苛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中尉。
公元前203年,楚军在荥阳把刘邦团团围住,刘邦没办法,只能选择逃跑出围,临行前命令周苛留守荥阳城。
楚军围荥阳,周苛以“反国之臣,难与共守”杀了魏豹。楚军攻破荥阳,想任命他为将领。这样的事,在楚汉之争中时有发生,今天是项羽麾下,明天可能就是刘邦麾下;今天是刘邦麾下,明天可能是项羽麾下。
楚军与之前的做法一样,让周苛当个将领,这要是换做别人,恐怕就同意了,可他们碰到的是忠义周苛。周苛听到此话之后,痛斥道:“你们这些人应该赶快投降汉王,不然的话,很快地就要做俘虏了!”
项羽一听,火冒三丈,他本来就恨刘邦,这周苛还这样说。于是,项羽下令烹杀了周苛。
之后,刘邦为了表达自己对周苛的感激,拜周昌为御史大夫。周昌经常跟随汉王,并且多次击败项羽军。公元前201年,周昌和萧何、曹参一起受封,周昌被封为汾阴侯,周苛的儿子周成因父亲为国捐躯的原因,被封为高景侯。
周苛忠义,后被许多地方奉祀为城隍。
项羽这个人,脾气暴躁,喜欢生气,动不动就杀、杀、杀。可他只看到了别人不屈服于他,没有考虑是为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才都喜欢跟着刘邦那个大混混,而不是跟着他项羽这个贵族之后。他也没有想过这种人的忠诚是值得尊敬的,哪怕要杀,也要让他有尊严的死。
忠义周苛,他只是刘邦麾下的一个小角色,领兵打仗或者运筹帷幄,他顶多算个中等水平。可说起这忠义,他不在其他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