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上历朝“国号”都是怎样产生的?都有什么依据呢?

(2015-08-28 15:25:19)
标签:

文化

国号

天子

司马迁

白莲教

分类: 历史文化

http://p1.pstatp.com/large/7464/7334936695“国号”,古代的国号就是古代朝代的名称。确定国号是每个朝代建立者在建立朝代时的大事。是大事也是伤脑筋的事,既要好听又要好记,还要符合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特色。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当然,这只是部落或者部落联盟的一个称号,算不上真正的国号,那时也没有朝代这个概念。那么,司马迁错了吗?司马迁当然没错。司马迁展现给后世之人的是尧、舜、禹的仁德,其实司马迁真正了解到的尧、舜、禹三位都已经建立了不是朝代的朝代,他们三位都是,不是天子的天子。否则,严谨的司马迁,又怎会犯这种错误呢?
言归正传,我国历史上的朝代确立国号,其主要根据是什么?与之相符的都有哪些朝代呢?
一:按照天子祖先的封地为国号
禹曾受封于夏伯,另外夏启西迁大夏。都与夏有关,因此政权用“夏”做国号;商的始祖契曾受封于商,因此用“商”来称其部落,汤灭夏后,以“商”作为国号。盘庚迁殷,又以“殷”或“殷商”来称呼。
二:按照天子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国号
周部落先祖迁居于周原。武王灭殷以后,以“周”为国号。
三:按照天子(或其祖先)发迹地为国号
秦的祖先为嬴姓,因养马有功被周封于秦地,秦王嬴政灭六国,继续沿用“秦”为国号。夏、商、周、汉、宋也可以算是以发迹地来作为国号。
四:按照天子所控制和活动的地域范围为国号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这一地区,历史上有吴国,孙权也曾被封为“吴王”,因在东边,也被称为“东吴”;西夏,拓跋思恭占据夏州,建国时称“大夏”。因其在西方,汉人称它“西夏”。
五:按照天子姓氏为国号
南朝陈,陈霸先以自己的姓氏为国号,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为国号的政权。
六:按照天子(或其先祖)曾经的爵位或官职为国号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刘邦统一中国后,国号称“汉”(另有一说是刘邦发迹于汉水,因此用汉);曹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曹丕代汉后便称“魏”,因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魏帝曾封司马昭为“晋公”,后进爵为晋王,后来司炎继承爵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杨坚后袭用,称为“随朝”。后因随字不详,取谐音字“隋”为国号;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被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建唐朝;后周恭帝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因自己官称以及发迹在宋州,故国号用“宋”。
七:按照当时最流行的口号中的某一个字为国号
朱元璋曾是郭子兴部下。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以这句口号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朱元璋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因此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八:按照天子的血统承袭前朝国号
汉光武帝刘秀有汉高祖刘邦的血统,因此他建立朝代之后沿用了“汉”。后世之人为了区分两汉,因此称之为“东汉”。刘备自认为是承汉大统,因此用国号为“汉”。后人为了加以区分,因此称之为“蜀汉”。
我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辽、金、元、清等,因语言、文化的不同,其国号的真正含义很难辨别,并且一直存在争论。有的说是发迹地,有的说是他们居住地的特产,还有的说是河流等等,争论不休,因此不做解释。
五代十国、南北朝时期,很多政权都是沿用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名称或者因尊崇某一个朝代来确定的国号,他们往往会在之前的国号前面加一个前、后等等的字加以区分。从他们的国号来看已经很明显了,因此不再赘述。
由于一些朝代确立国号的依据至今存在分歧,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因此重复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