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祖”白圭是怎样另辟蹊径成为巨富的,看看吧,没准你也行

标签:
房产生活必需品培训班人取我与商人 |
分类: 历史文化 |
http://p1.pstatp.com/large/7085/700215967自古至今,很多事情都没有变化过,比如女士生孩子。这点男士还真的代替不了。同样,人有一种欲望从古至今也没有变化过,那就是赚钱。
http://p1.pstatp.com/large/7085/732395296在古代,跟现代一样,也有很多致富培训班,可古代致富培训班的老师可都是巨富。可不像现在的致富培训班,大多都是招摇撞骗的。要是马云先生和马化腾先生也开个致富培训班,是不是有可能赚的钱比他两位开淘宝和卖Q币都多呢?这还真说不好,也许真有可能。下面要说的这位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开培训班的商人。
此人叫白圭,东周洛阳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誉。也有的说,当时的水利专家白圭和贸易致富的白圭是两人。这点“评阅历史”的小编就不敢断言了,否则又要挨骂啦。
战国时期,商业迅速发展,商人的队伍非常庞大,鱼龙混杂,有的公平买卖,正当经营;有的囤积居奇,垄断市场,很多大商人还兼放高利贷,谋取暴利。人们索性将商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诚贾”、“廉商”、“良商”,另一类称为“奸贾”、“贪贾”、“佞商”。白圭是良商的典型代表。
http://p3.pstatp.com/large/7082/2870547811战国时期的商人大都喜欢经营珠宝生意。但白圭却另辟蹊径,开辟了农副产品这一新行业。白圭看到当时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提出“欲长钱,取下谷”的经营策略。白圭认为,“下谷”等生活必需品,虽然利润较低,但是消费弹性小,成交量大,以多取胜,一样可以获取大利,于是他毅然选择了农产品、农村手工业原料和产品的大宗贸易为主要经营方向。
http://p3.pstatp.com/large/7084/1239134649白圭总结八个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他在收获季节或丰年,农民大量出售谷物时,适时购进谷物,再将丝绸、漆器等生活必需品卖给这时比较宽裕的农民;在年景不好或是青黄不接时,适时出售粮食,同时购进滞销的手工业原料和产品。而且白圭所说的“与”,是予人实惠,当某些商品积压滞销时,一些奸商坐待价格贬得更低再大量购进,而白圭却用比别家高的价格来收购;等市场粮食匮乏时,奸商们又囤积居奇,白圭却以比别家低廉的价格及时销售。白圭的这种经营方法,获得了主动权也获得丰厚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个体手工业者以及一般消费者的利益。白圭自诩为“仁术”。
白圭还很注重扶植农民的生产,以保证和扩大自己的商品来源。他曾经向农民供应优良的谷物种子,既为自己获取了利润,又帮助农民增加了产量,使自己掌握了更充足的货源。白圭把自己的商业经营建立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通过商业来促进农业生产,通过农业生产的发展来推进商业经营。
白圭还能根据古代的岁星纪年法和五行的思想,运用天文学、气象学的知识,总结出一套农业收成丰歉的规律,并遵循这个规律进行交易,丰年粮价低廉收购粮食,到歉年粮价上涨时出售,从丰年和歉年的价格差中可以获得成倍的利润。白圭的这套商情预测理论,其实就是一种农业经济循环论,这表现出白圭极高的知识水平和高远的眼光。他还很擅长观察天气变化,注意提前储备粮食物资来救灾救荒,辅民安邦。在丰收之年就趁粮价低时大量买进,等灾荒发生时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低价卖出,帮助人民度过灾荒。这样在辅民为民的同时,财富也成倍地增加。白圭经商不做尔虞我诈之事,他不但为对方着想,还计划得合情合理,既要节俭,又要丰产。
接下来说说白圭的培训班。白圭是商最早收授门徒的人,他通过严格的挑选,收了一些学生。白圭招生的标准是很高的,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商人,要具备:要通权变,能够权衡利弊,把握时机,出奇制胜;要勇敢果断,当机立断;要有仁爱之心,能够明白取予的道理,遵守“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原则;还要有耐心,有毅力,能够固守等待,不轻举妄动。
看完此篇之后,“评阅历史”的小编真的想穿越到那个年代当白圭的学生。奈何,生性愚钝,还是看着主编吃肉,咱喝汤吧。我、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