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历史之冤,还看赵括“纸上谈兵”

(2015-05-27 16:17:23)
标签:

杂谈

数历史之冤,还看赵括“纸上谈兵”赵括的“纸上谈兵”,我想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千百年来,各个时代的人们将赵括说成是一个只会在纸上谈论打仗的将军。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就真的像“纸上谈兵”说的那样一文不值,只会空谈吗?其实不然,赵括并非是空谈,他在军事方面的造诣也是很高的。

赵括之所以大败,这与其自身的能力联系不是非常大,因为当时的赵王已经沉不住气,秦国的反间计已经成功。赵括的上任是对手早已部下的局,假如秦国反间计中的将领不是赵括,而是一个将军,结局也是一样。

昭王四十六年七月,赵军在加固工事坚守防线的过程中,遭到秦军攻击,阵线再一次被攻破。于是廉颇命令赵军坚守阵地,不再出战,等待时机。这时,赵王沉不住气,一再的指责廉颇。而秦国的宰相范雎趁机派人带着千金到赵国进行反间计,他们说:秦国人最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至于廉颇,那是容易对付的,他马上就要投降了。这时赵王本来就对廉颇的损兵折将,屡次失败,以及坚守不战感到厌烦,现在又听了秦国散步的流言后,便立刻派了赵括去代替廉颇。秦国一听赵括做了赵军的主帅之后,暗中换了武安君白起做上将军,并命令全军谁敢泄漏白起为主将的消息,谁就要被杀。赵括到了长平之后,立即出兵与秦军交战。而秦国的军队就故意假装失败逃跑,暗中却派了两支奇兵准备阶截断赵军的后路。这时赵军一路乘胜追击,一直追到了秦国的工事前面。秦军工事坚固,赵军久攻不下,这时秦国预先埋伏的两万五千人已经截断了赵军的退路,另一支五千人的奇兵又插入赵军的营垒,把赵军截为两段,赵国粮道也不通了。紧接着秦军派小部队对赵军不断的出击,赵军连连失利,最后无法,只能坚守工事,等待救援。

此时的秦国并不是简单的围困,秦王听见运输线已经断绝,于是亲临河内,下令给秦国老百姓每人提高一级爵位,征调国内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去长平,以断绝赵国对长平的一切救援和粮草供应。

到了九月,赵军被围困绝粮四十六天,士兵们甚至到了暗中互相残杀吃人肉的地步。此种情况下,他们只能选择突围。赵括把赵卒分为四队,轮番向外突围四五次,结果都被打了回来。最后赵括带着一部分精锐部队亲自出战,结果被秦军射死,于是赵军大败,四十万人投降白起。

以上便是赵括失败的全过程,从赵括担任主帅那一刻起,他便没有任何的主动权,他也无可奈何,赵王沉不住气,让他来,就是让他出战的。廉颇不出战,换了你赵括你再不出战行吗?秦国人怕你赵括已经是众所周知了,因此,历史选择了赵括,秦国反间计选择了赵括,赵王也选择了赵括,赵括不战都不行。

假如非要给赵括找一个无能的理由,那也就只剩下一个,那就是不懂得运用谋略。赵王不想看到不应战,既然你赵括打了个胜仗,那就见好就收吧,继续采用廉颇的方式来备战,但赵括没有。

所以说,赵括的失败是时局造成的,而不是他能改变的。“纸上谈兵”对于赵括,实在太冤。

喜欢历史的朋友,欢迎加QQ交流群:282526595

每天接收精彩好文,请在“微信”搜:dijiuwenhu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