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颗未射向希特勒的子弹,让他后悔不已

(2015-01-24 15:18:02)
标签:

军事

历史

文化

育儿

http://p2.pstatp.com/large/1998/3244488181将一颗子弹射向一个人,可以结束他的一生。但,因为善行而不向他射去,让他死里逃生,那可能就犯下了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就如英国人亨利·坦迪的那颗未射出的子弹一样,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错误。

亨利·坦迪生于英国沃里克郡利明顿。1910年,19岁的坦迪加入格林·霍华兹步兵团。1914年10月,坦迪所在的部队参加了血腥的第一次伊普尔战役。两年后,他在著名的索姆河大会战中脚部负伤。1918年8月28日,坦迪因作战英勇被授予“优异战斗勋章”;9月12日,他在哈维林肯特战斗中因英雄主义表现被授予“军事奖章”;28日,在夺占马尔宽渡口的激战中,坦迪又赢得了一枚“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然而,荣耀的经历中,他铸成了一桩历史大错。

1918年9月28日这天,坦迪所在的步兵团一度被德军猛烈的重机枪火力所压制。二等兵坦迪跃出战壕,只身一人匍匐靠近德军阵地并成功地消灭了德军枪手。抵达渡口时,他再次冒着密集的炮火率先铺设起木板,使英军冲锋部队得以顺利冲入敌军阵地,最终迫使人数占优的德军退出战斗。

两军的血腥厮杀渐渐平息下来,突然,坦迪的视线中出现了一个德军伤兵。这个一瘸一拐走出阵地的德军士兵也看到了不远处坦迪的枪口正死死地指着他。然而,这个伤兵显然已经精疲力竭,他既没有举枪也没有惊慌失措,只是毫无表情地盯着坦迪,似乎在等待已无可避免的最后时刻。“我当时的确瞄准了,但我从来不射杀伤兵,”坦迪日后回忆起当时戏剧性的一刻,“我让他走掉了。”这个年轻的德国伤兵略略点了点头,然后就慢慢走远了。

历史就在这发生了改变。这个名叫希特勒的德军下士与德军残部顺利撤回后方。他就是后来的纳粹首领:阿道夫·希特勒。

我们无法责怪亨利·坦迪,他当初也是一种善行才没有开那一枪。但就是这一瞬间彻底改变了历史。

1940年,坦迪移居考文垂,他目睹德国空军将这座城市炸成平地。此后,他在伦敦再次亲历纳粹空军的狂轰滥炸。他对一位新闻记者痛苦地感慨道:“要知道这个家伙会是这样一个人,我真该一枪毙了他。那么多人,那么多老弱妇孺被他杀害,我真是有愧于上帝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