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
平遥 - 灵石 - 平遥
早上坐在客栈古朴的餐厅中吃早餐实在是一种享受。初升的太阳斜斜地晒进窗户,桌上的小菜精致而丰盛,特别是小米粥里面加了南瓜,略带甜味,很合我的口味。
丰盛的早餐

今天我们在客栈订了车去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位于距平遥约60公里的灵石县静升村。早在明清以前,静升村就已形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五里长街和所谓“九沟八堡十八巷”的民居建筑群,其规模在晋中平原是数一数二的。灵石王氏的先人在元朝时由太原搬迁而来,最早为佃农,以卖豆腐为生。但因为勤劳能干,到第十三世时已为静升首户,至其十四世后人因在清政府剿灭吴三桂时征集粮草马匹有功而被封为四品官。自此王氏家族完成了其由农到商,由商到官的转变,此后便以官宦定位。王氏家族盛极一时,在静升村的八堡中王家就占有五堡,占地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有天下第一民居之称。目前保留下来开放的只有高家崖和红门堡两堡,约为4.5万平方米。
高家崖和红门堡均为位于静升村村北的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坐北朝南,依山就势,层楼叠院,气势恢宏。高家崖由王氏第17世孙王汝聪,王汝诚两兄弟建于清嘉庆初年(1796),大小院落35座,既相互联通又可独立成章,而两座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红门堡则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是一处规则的封闭型城堡式住宅群,只一座堡门,开在南面,正对着城堡内的主街。堡内共有南北向一条主街和三条东西向的横巷,暗含了一个“王”字。堡内共有27座院落,各院的布局多数为一正两厢两进院。按现在的话说,基本上是一个联排别墅小区。
这是高家崖和红门堡的模型,从中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其规模。
高家崖

红门堡

高家崖

红门堡



高墙外真实的山西民居

王家大院除规模宏大,庄严规整之外,最大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堡内大量采用的石雕,砖雕和木雕。尤其是在高家崖内,可以看到这些精美的雕刻无处不在,大到门廊,照壁,屋檐,小到门窗,扶手甚至柱础。这些雕刻的内容大多为花木禽兽,以谐音暗含吉祥寓意,也有神话故事等。听讲解时,真是不得不佩服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高家崖的私塾中有一处雕塑,大猴背着小猴,顶着个蜂窝,这个叫做“辈辈封侯”(背背蜂猴),而猴双手捂耳,寓意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同样是这个私塾院院门的门框为四块青石高浮雕而成的岁寒三友图,上落喜鹊,下有盘根寿石,做工精美,寓意吉祥,也是王家大院雕刻中的精品。20世纪80年代,一个文物商欲以一辆红旗牌轿车换取这个门框,但几次交涉都被拒绝了,这个故事也成了王家大院的一段佳话。
这就是那座贵过红旗牌轿车的门框

辈辈封侯

柱础上都雕刻着如此精美繁复的花纹

窗

其实晋中一带有很多著名的晋商大院,这次我们只选择了王家大院,主要是不想因为赶时间而走马观花,在这些地方更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下午回客栈小憩。这两天逛古城的节奏虽然很慢,但总的步行数和步行时间都比之前几天要多,好像也挺累的。休息一下,精神好了很多。傍晚去街上逛了一会儿便又回到客栈,温了一小壶当地的黄酒,点几个小菜,感觉真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