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里走斜街之铁树斜街

标签:
杂谈胡同斜街 |
公元1215年蒙古骑兵攻下中都,改中都为燕京。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从蒙古高原的都城和林来到燕京。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开始在燕京的东北方向,以琼华岛和周围水域为中心建造新城。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正式建国号为元,至元九年新皇宫落成。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大都城建成。
此时,旧都燕京的人们要去元大都新城,出施仁门斜刺里奔向大都的丽正门,时间久了便走出一条条路来,形成了今天前门至虎坊桥那一条条斜街,铁树斜街便是其中一条。
铁树斜街清代称李铁锅斜街,清末雅化为李铁拐斜街,1949年后改为铁树斜街,沿用至今。
旧时,这条街因通往前门大街,多客栈,多饭馆,北京最早的女澡堂润身女浴室也在此街。此外还住有多位京剧名伶。
如今这里依然热闹,只是显得杂乱无章。
北京乃帝王之都,帝王之气体现在一丝不苟的城市规划之中。《周礼 考工记》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北京是座规规矩矩的城,街道横平竖直,正南正北。胡同也随城市肌理,多为东南西北,纵横交错,显得雍容大气。然而,就是在这四四方方的都城里,偏偏有一些不规则的小街。它们或弯或斜,给这雍容大气增添了一些变化和灵动。而这些斜街的形成多因古代河道走向和人们为抄近道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