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日式住宅(上)

标签:
北京近代建筑日式建筑杂谈 |
日伪时期,北京的城市建设基本上属于停滞状态,但日本人并不是没有想法,他们出于长期统治中国的目的,曾十分详细的制定了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和后来的“梁陈方案”十分相近,即在保留旧城的基础上,在其西侧另建北京新城。
在那时,日本人在北京建造的建筑非常稀少,据我所知,当时建造的只有石碑胡同北口的“建设总署”和西郊魏公村的“华北农事试验场”以及旧城里的零星住宅。
大概中国人民受伤太深,面对这些建筑总有抹不掉的耻辱感,不彻底拆毁它们难以抚平心里的创伤。于是,在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将华北农事试验场主楼彻底拆除;前不久又将西长安街上的建设总署彻底拆除。
而我个人认为,这些建筑也是一段历史,拆毁它们等于毁掉了日军侵华的有力证据,教科书可以篡改,实实在在的证据立在那里铁证如山。真不知道我们是在帮谁做事!
这样一来,北京那时的日式建筑就更加稀少。这些年,我在胡同里寻觅,只在东城的小雅宝胡同和西城的后英子胡同里发现了几座当时的日式建筑遗存,都已成了十分破旧的大杂院。
2005年,位于海淀魏公村农科院院内的原华北农事试验场主楼被全部拆除,据说建筑形式为当时日本流行的“兴亚式”建筑。当我得知消息时,只剩下这些附属建筑了。
这两处建筑因常年失修而显得破败不堪,又毗邻东二环和金宝街,今后的命运如何,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