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里,封闭了500多年的军事城堡

标签:
杂谈 |
离开肇兴,一路北上,来到隆里古城已是下午4点多钟。
隆里古城位于黔东南锦屏县西南边沿,地处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良田千亩,阡陌纵横,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因明代在此置“龙里守御千户所”而形成,为明代重要军事城堡。
隆里古城处在南北侗的分水岭线上,城内居住多为明代“南征北调”时军人的后裔。长期生活在城墙内,很少与城外的少数民族交往,一直坚守其汉文化而不被同化,直至20世纪五十年代才逐渐结束不与外人通婚的历史。这种自成体系的封闭性文化,经过500多年的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孤岛”现象。
隆里古城不大,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走进古城,仿佛进入了一本古老的历史画册。规模有致的街巷建筑透出的是沧桑,那星罗棋布的古井,那古宅,那祠堂,那戏台,无一不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来时,正赶上有两家人分别在办红白喜事,很热闹。由于我们都身着红装,不便深入到白事之中,只是远远的拍了几张照片。红事这家则非常热情,非要拉我们坐下喝酒。这样一来,我们倒不好意思使劲儿用镜头对着他们了,也是远远的拍了几张。这里的习俗是男女不同席,女人和孩子被安排在另外的院子里。
据说,当年工农红军长征来到这座封闭的古城,城中百姓见红军战士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便主动拿出粮草支援红军,并以锣鼓鞭炮欢送红军北上。
天色已晚,我们还要赶到锦屏县城,便匆匆离开隆里古城,没有锣鼓和鞭炮,即便我们都穿着红衣服。
隆里古城墙是用卵石框边筑成的土埂,周长1500米,高4米,宽3米。
城里有人办丧事
也有人办喜事
妇孺不能和男人同席
戏台
城中共有72口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