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兴,藏在深山里的侗寨
标签:
杂谈 |
历史上,侗族人为躲避战乱,都将寨子建在深山里。
听说,高速公路修通后,肇兴就在路的旁边。到那时这个深山里的侗寨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
天,飘着细细的小雨,当我们的车绕过一座山梁,眼前出现一片沿山坳而建的村寨,静静地伏在雨雾中。山路上,走来一位挑着青菜的大嫂,她告诉我们,这就是肇兴。
肇兴侗寨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800余户,4000多人。
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
侗寨鼓楼是侗族地区特有的一种公共建筑物,是侗寨的标志。在侗族聚集区,几乎村村寨寨都有鼓楼,它是侗寨风光的一大特色。肇兴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誉为"鼓楼之乡"。寨中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共建有鼓楼五座,廊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
来到寨中,我们选择一个沿河的客栈落脚,客栈很多,现在是旅游淡季,大部分客栈都空着,选择的余地很大。放下行李,来到寨中,同样没什么外人,除了我们,只见到一对外国老夫妻慢慢地走在河边的鹅卵石路上。寨子里的儿童很顽皮,他们已经学会向游人索要糖果了。沿河的吊脚楼大都没有翻修,显得很破旧,呈现出它本真的一面,生活在里面的人们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沿河的店铺和酒吧标志着它的商业气息,只是此时生意显得淡淡的,等待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我想我们来的还是时候,试想,当河边的鹅卵石路上、鼓楼下、廊桥上,满是游客时,肇兴,将是怎样一番景色。


这位大嫂告诉我们下面就是肇兴


从客栈的窗户向外看


村政府

侗族“亮布'

侗族“亮布”就是用蓝靛、白酒、牛皮汁、鸡蛋清等混合成的染液反覆浸染、蒸晒、槌打而成。耐磨,防刮,防雨。

鹅卵石铺路,美观、防滑。





侗寨的标志,鼓楼和廊桥。


房屋多保持原貌


淡季时,沿河的酒吧没什么生意。


村民们干着自己的事情


礼团鼓楼
鼓楼的作用是,集众议事;宣讲议约;击鼓报信;交谊歌舞;摆故事聊天;接送宾客。

戏台


寨中的孩子很顽皮


这只老鼠显得很无助

寨中的狗儿都很乖

吃早餐的小学生

寨中的主要街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