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告与生活

(2010-11-22 16:37:35)
标签:

杂谈

广告,随着市场经济来到我们身边,并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广播电视中,报刊杂志里,大街上,小巷里,车船店脚衙,甚至公共厕所里,无处不见。什么东西听的多了看的多了就腻了,人们对它从新鲜到冷漠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尤其是那些制作低劣又充满了水分的广告。

记得女儿小时候除了动画片,最爱看电视里的广告,因为它剧情简单、语言精练、画面亮丽,她甚至能把整段的广告词倒背如流。说到女儿,我忽然想起一件小事,那是在她两、三岁的时候,在一个文化馆外有一幅鲁迅先生的画像,我问她那是谁?女儿毫不犹豫地回答:“肯德基爷爷”!我笑了,并没有马上纠正她,毕竟在她这个年龄肯德基的诱惑要比鲁迅大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真懵懂的小姑娘变成了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的高中生,如今她对电视广告的好恶是有选择的。我们经常在一起点评一些广告,我们为国外制作精良的广告(如IBM等)那精练而幽默语言,紧凑而漂亮的画面而津津乐道;同时也把国内某些当红明星装腔作势做的什么“不孕不育”“烹饪学校”等劣质广告当做笑料。

时下有一种广告叫植入性广告,就是把赞助商的产品融入影视作品当中。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也感觉到某些商品的存在。我甚至有时还刻意去寻找那些作品中的广告元素,就像小时候玩的一种在一幅图画里找出各种动物的游戏。这种广告如果运用得当,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总比你在电影院里接受几十分钟的“被广告”和欣赏那种被乏味冗长的广告搞得支离破碎的电视节目强多了。我最恨的是那种在电视节目即将播完时插入的那段广告,耐着性子看完那乏味的广告(有的还播好几遍)之后,电视节目也开始奏响片尾曲,此时我就像是一个被骗了的大傻子!无奈。

没办法,都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市场经济下谁占有市场谁就是爷,广告也不例外。只是自己千万别把它当回事儿,别让它把咱忽悠了。

 

广告与生活

钟表店外休息的妇女

广告与生活

古旧书店外的老人 

广告与生活

卖茶叶蛋的妇女

广告与生活

等车的妇女

广告与生活

使用对讲机的妇女

广告与生活

清洁橱窗的工人

广告与生活

广告前走过的赤膊男人

广告与生活

走过内衣广告的男人

广告与生活

广告牌下的手艺人

广告与生活

阳光下闲聊的老太太,她们才不关心那仨家伙是谁呢。

广告与生活

有时广告牌可以当做避风港

广告与生活

明星效应

广告与生活

有时上广告的不一定全是明星

广告与生活

人艺的广告牌下有人匆匆而过,有人驻足观看。

广告与生活

导游说两个小时后还在这里集合

广告与生活

街头酣睡的男人

广告与生活

广告牌下的两对夫妻

广告与生活

质量才是硬道理

广告与生活

商业街的清洁工

广告与生活

走出建筑围挡的男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褡裢火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