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正常,为何突然查出肝癌晚期?医生说出背后真相…春季养肝,两种方法需谨慎

标签:
肝功能与肝癌健康 |
分类: 保健养生 |
文章开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病例:
然而,最近他总觉得精神不济,没有食欲,人也瘦了一圈。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考虑到他曾有乙肝病史,便增加了肝癌筛查项目。结果令人难以置信,周先生竟然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可为什么周先生的肝功能正常,却查出了肝癌晚期?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吗?如果我们以后要做肝脏方面的检查,需注意哪些事项?
一、肝功能正常≠肝脏健康
但肝功能检查该做还是得做
我们说肝脏有合成、代谢、消化、解毒功能,是人体至关重要的器官,一旦出现异常,整个消化道甚至机体都可能出现问题。因此,合理的检查十分有必要。
体检常做的“肝功能常规检查”,往往是通过抽血采集血液,再进行生化分析,来判断肝脏功能。
1、肝功能检查,主要看这几个关键指标肝功能常规检查中,有很多个指标,但尤其要重点关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以及白蛋白。
谷丙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是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其正常参考值为0~40u/L。当肝细胞有炎症时,血清谷丙转氨酶就会升高。
但谷丙转氨酶升高,不一定患有肝炎,因为剧烈运动、过量饮酒、感冒、口服某些药物等也可能导致结果异常。

临床上常用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比值来判断肝脏受损情况,正常情况下,两者数值相近。
如果AST/ALT常接近1,可能预示轻度肝炎;若比值常≥1,可能预示中重度肝炎或肝功能衰竭;若比值往往>1,甚至>20,可能预示肝硬化和肝癌。

临床上,医生通常要结合三者的数值进行判断,如: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预示急性肝炎发作;三者同时升高,可能预示肝细胞坏死,胆红素代谢受阻,多见于急性肝损伤。
白蛋白白蛋白只能在肝脏合成,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正常参考值为35~51g/L。若白蛋白降低,常提示肝脏合成能力减弱,可能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情况,且降低程度与肝病严重程度相关。

2、肝功能正常≠肝脏健康为什么即便肝功能正常,也可能存在肝细胞损伤?
第一,肝脏拥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只要还有1/3的肝细胞正常工作,就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换句话讲,当肝细胞损伤还处于代偿能力范围内时,肝功能可能并无异常。
第二,肝功能检查结果仅代表抽血时肝细胞的状态,只要抽血时肝细胞没有炎症,结果就基本正常。但实际情况可能是:肝细胞完全正常;肝细胞曾经有过炎症,但抽血时炎症没有了;已经患有肝硬化或肝癌了,但还属于早中期。

3、一般还是推荐检查肝功能,是诊断肝胆系统疾病的一种辅助手段。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肝功能检查基本可以间接判断肝脏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比如: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药物性肝炎等肝胆系统疾病。所以,每年一次肝功检查还是有必要的。
而对于肝炎患者、肝炎病史者、肝脏疾病高危人群等而言,肝功能检查结果局限性较大,更推荐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二、肝脏的检查方式众多
不同人群,究竟应该怎么选?
除了肝功能检查外,临床上还有B超、CT、核磁共振、甲胎蛋白、乙肝两对半等与肝脏健康相关的检查,这些应该怎么选?
肝脏B超:需要空腹进行,可以大致了解是否存在脂肪肝、囊肿、肝胆结石、肝腹水、肿瘤等情况,但小于1cm的占位性病变难以查出,需配合其他检查手段。适合普通人群常规检查。
CT和核磁共振: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数目以及边界。适合B超发现异常的人群。

乙肝两对半: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及感染情况,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筛查。如果确诊乙肝,可进一步进行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以准确反映乙肝病毒活动情况。

此外,身体上的一些小症状也可能预示肝脏疾病,比如:黄疸、蜘蛛痣、肝掌、肚脐外凸、身上有臭鸡蛋味、消化不良、脂肪泻(粪便颜色浅,有油脂)等,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排查肝脏疾病。
三、春季最宜养肝
但“2种补法”可能让你越养越伤
定期有针对性地检查,是及时发现肝脏病变、守护肝脏健康的必要手段。而要想拥有健康的肝脏,也离不开“养”。中医认为,春季正适合养肝,但如果养不对,可能适得其反。
1、多吃猪肝,以形补形?中医有“以形补形”的说法,那是不是吃点猪肝就能养肝?其实不然。
猪肝虽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铁元素等营养物质,但其胆固醇含量较高,约288mg/百克,食用过多容易导致血脂上升;而且猪肝也是猪的解毒器官,可能暗藏各种毒素,大量食用反而加重人体肝脏解毒的负担。所以,并不推荐经常食用或一次性吃太多。
一般来说,每月食用2~3次,每次25~50g即可,而且要选择颜色紫红均匀有光泽、触摸有弹性、闻起来无异味的好猪肝。

肝阴虚的人春季适当吃一些酸味食物,可以使阴血更充足,对健康有益;但如果是肝火过旺的人,多吃酸味食物,无异于火上浇油,容易伤害脾脏,影响肠胃功能,不利于消化吸收。
一般来说,春季肝气本身就比较旺盛,所以更适合“减酸增甘”。这里的甘不只是味觉上的甜,更重要的是对脾胃有补益作用,可适当多吃南瓜、莲子、红薯、山药等五谷杂粮,既不会助长肝火,又有助于健脾益气。

四、正确养护肝脏
这些方法用得上
怎样才能正确养护肝脏呢?生活中除了戒烟戒酒、不吃霉变食物、少吃高脂或煎炸烧烤食物、少生气等以外,以下几种养肝法也可以试试。
1、促进肝脏代谢:水飞蓟
肝脏是解毒器官,但当其功能受损,一些代谢废物、毒素等就有可能滞留在肝脏,加大肝脏负担甚至陷入恶性循环。因此,促进肝脏代谢,能更好的改善肝脏环境及功能。
水飞蓟是一种草本植物,《中华本草》记载:味苦性凉,有解毒、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之效,主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可煎汤内服,或制成冲剂、胶囊等,但具体遵医嘱。
现代医学也表明,水飞蓟中富含水飞蓟素,其为二氢黄酮木脂素类化合物,对排出肝脏毒素、修复酒精性肝损伤等有非常好的作用。

B族维生素能加速物质代谢,让它们转化成能量,不仅能给肝脏“加油”,还能修复肝功能、防止肝脂肪变性;此外,还有助于肝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加速肝组织再生,增加肝脏解毒能力。
日常可适当多吃瘦肉、奶类、蛋类、蘑菇、坚果、玉米面、小米等食物,有助于补充B族维生素。而奶类、蛋类等都属于优质蛋白,更有助于肝脏修复。

益肾养肝茶
【做法】当归、枸杞子、黄精各6g,开水冲泡40分钟即可。
【功效】当归是补血之圣药;枸杞子补肾精、养肝血、养目;黄精既补气又养阴。三味药材搭配起来使用,有补肝血、补肾精、补气的功效。
【注意】由于各人体质差异,具体用法用量请遵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