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夺去300万生命,中国人炒菜最爱放它!为了家人健康必看

标签:
高食盐危害饮食健康杂谈 |
分类: 饮食养生 |
前段时间,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了一项重磅研究——全球国家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情况。
这项统计时间跨度近30年的研究不仅前所未有,还得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震惊的结论:其中就有,中国因为饮食结构导致死亡率和疾病的发生率,竟然比美国要更高!
毕竟,在大家的印象中,美国是个高糖、高油饮食的国家,胖子遍地走,然而,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美食”竟然能比美国人还不健康?
在这张饮食结构问题引发死亡率的世界形势图中,紫色块是地球上饮食结构引发死亡率最低的区域,我们身边的日本和韩国位于这个区域。
中国处于倒数第二档,橙色快,看上去比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好一点,但世界上的统计数据,并没有好很多。
统计显示:中国因为饮食结构问题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都是世界人口前20的大国中的第一名。
同时,2017年全球有300万人因高钠饮食死亡,是排名第一的饮食致死因素。
这次统计给出了一个颠覆性结果,造成死亡的错误饮食习惯并不是来自糖和油脂,而是因为摄入过高盐分,同时谷物、水果、坚果摄入不足,而含糖饮料和红肉、加工肉的排名则较为靠后。

其中,中国饮食的最大风险就是食物中的钠含量。据研究者称,这是因为用于烹调传统亚洲食物的酱汁、米醋等调料太咸。
1
升血压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世界上公认的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高危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大概有3亿人,其中约70%是盐敏感型高血压,临床特点表现为高盐负荷后血压明显升高。
2
促胃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盐摄入量和胃癌风险之间有正相关性。过多的盐分会降低胃中保护性黏液的粘度,使它对胃壁的保护作用下降,进而促进多种胃病的发生。
3
伤肝肾多余的钠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吃盐过多增加肝肾代谢负担。
4
增水肿,损皮肤
吃盐多,组织之间会有水分潴留,显得水肿,细胞本身却可能因此而缺水。于是皮肤就会变得干燥不水润。
5
流失钙
钠摄入量过多的时候,身体会努力排钠,但同时会增加尿钙的排出量。
对于钙摄入量本来严重偏低的国人来说,这简直是雪上加霜。预防骨质疏松,遵从「少吃盐等于多补钙」这句话是明智的。
6
惹头痛
有研究发现:每天吃 8 克盐的人比那些吃 4 克盐的人头痛的次数多 1 / 3 以上。无论具体吃哪种食物,只要吃盐的量多,都会有同样的反应。
经常有头痛烦恼的朋友们,不妨试试少吃盐,看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在我国,虽然“限盐”已经深入人心,但实操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许多人只做到了做菜少放盐,却忽略了生活中深藏于一些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
1
多看成分表,避开隐形盐
平时购买食品时,记得看一眼营养成分表,标注的“钠”含量即为盐含量。
100 克 老梅干的钠含量非常惊人
相当于含有 27 克盐

其实,酸酸甜甜的加工类食物,钠含量都特别高,因为有其他味道遮掩,所以咸味并不明显,不知不觉中会吃进去很多钠,这算典型的「隐形盐」。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凉果、蜜饯、饼干点心等。
2
减少调味品、酱料使用
例如味精、鸡精、豆瓣酱、辣椒酱、甜面酱……虽然它们的名字里没有「盐」,但却是含盐大户。
烹饪时,可用香菇、大蒜、香菜、白糖、醋、洋葱等提味提鲜,尽可能减少放盐量。
3
购买低钠盐
低钠盐适当降低了食盐中的钠含量,增加了钾含量,是普通健康人群的优先选择。注意有肾脏疾病的人,要注意钾过高带来风险。
4
老人孩子需格外注意
宝宝 1 周岁前,不应该额外添加任何形式的盐。过早加盐会增加今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影响宝宝今后的饮食习惯,对尚不成熟的肾脏造成负担。
老人由于味蕾敏感性变差,口味变重,容易多吃盐,因此家人要注意劝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