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气差,小动作多?这事可不简单

标签:
小孩健康药养 |
分类: 医药养生 |

孩子举止怪异、脾气倔强
可能是肝风亢盛引起了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中医认为小孩子肝常有余且脾常不足,容易发生肢体抽动和面部抽动,以至于孩子摇头晃脑、挤眉弄眼、抬眉低眼、咧嘴哼哼、胳膊抽、腿抽、鼓肚子、发声性的抽动等都属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50%-60%的抽动症会延续到成年!如果孩子出现抽动的症状一周都没有自行消失,建议到医院寻找专业的儿科医生问诊!中医有三招,可帮助缓解肝风引起的抽动症。
01
熄熄风

治疗小儿抽动症的基本原则是平肝熄风,按摩风池穴、睛明穴、百汇穴可以缓解头面部的抽动症。
1 |
风池穴 |

风池穴位于足少阳胆经,肝胆相照,按摩风池穴可以祛除肝风。
找穴

将掌心贴住耳孔,十指自然抱头,此时拇指所在位置即为风池穴。可用食指与拇指掐揉风池穴,每次按摩3-5分钟。
2 |
睛明穴 |

肝开窍于目,肝风旺盛常会引起眼部肌肉抽动,按摩睛明穴可用缓解眼部疲劳
找穴

眼角目内眦和鼻根部中间往上凹陷处是睛明穴,用拇指和食指适当力度向内、向上提捏穴位,每次1-3分钟。
3 |
百会穴 |

百会穴有醒脑开窍、安神定志的效果,适用于脾气急躁、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找穴

耳朵最高点自然垂直向上与头正中线的连线交汇处是百会穴。可用拇指按摩百会穴,每次按压3-5分钟即可。
这三个穴位最好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睡前按摩效果最佳。
02
贴揿针

揿针属于皮内针,与针灸有相似之处,但揿针短小,孩子更容易接受。贴揿针可以用来治疗发声性抽动。
喉部咽四贴针

将揿针贴于喉结两侧0.5到1厘米的距离,上下一共四针,贴上揿针后要自己按揉,按揉到有酸麻胀痛的感觉才能有效治疗小儿发声性抽动。
-
第一次贴揿针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
孩子洗澡时需要摘下揿针贴。
-
揿针一次可以用3-5天。
03
煲点汤

天麻百合排骨汤

天麻百合排骨汤是专门针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食疗方。天麻健脑平肝;百合润肺止咳;山药健脾益胃;葛根粉健脾生津;枸杞补肾明目。
煲汤注意事项
-
少放调料
-
天麻要先放
-
葛根粉要最后放
小儿抽动症不是小问题,
希望各位家长可以重视,
尽早对孩子进行治疗。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