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生先养脚,秋冬每天这么泡脚,逼出体内寒湿,一身清爽百病消!

(2018-10-16 00:10:16)
标签:

365

秋冬

泡脚

健康

分类: 节气养生

养生先养脚,秋冬每天这么泡脚,逼出体内寒湿,一身清爽百病消!

      泡脚养生,已有数千年历史,“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烫脚,丹田暖和”。一年四季用热水泡脚对人体皆有好处。


  一、睡前泡脚,胜吃补药

   中医认为,鼻为苗窍之根,耳为神机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脚为精气之根。鼻、耳、乳是人体三个方面的根本,而脚是人体总的精气之源

   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加上地心引力的影响,血液回流时就特别费劲,如果脚部受凉,就会全身寒冷,机体抵抗力下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热水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经常泡脚,不仅可以助心脏一臂之力,加速血液循环,改善体内新陈代谢,还可以刺激脚部的穴位和反射区,增强人体器官机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还有改善脚部皮肤、达到缓解和消除疲劳的功效。


      二、秋天常泡脚祛寒湿,润秋燥,消百病

   1、有效祛除体内寒湿之气

   很多人都非常注重祛湿,但症状反反复复,甚至到了秋季反而加重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疏忽了寒气的危害

   我们都知道夏季暑湿重,湿气易滞留在脾胃和经络,而空调、冷食等贪凉行为却会让寒气侵体,让人出现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胃口不佳等症状。

   但立秋后,人体的阳气开始走向枯竭,加上天气渐冷、寒风起,阳气就更为不足,给寒湿入侵打开了大门,就可能加重夏季症状,甚至出现怕冷、腹泻、夜尿多、关节疼痛、浮肿、痛经等多种其它症状。

   要知道:只有在祛湿的同时排出寒气,才能使气血恢复正常运行,让五脏六腑发挥正常的生理机能,睡眠也会更加安稳。

      泡脚,是对驱寒、散湿、助眠极为有效的方法。《黄帝内经》有记载:“寒气升,泡脚驱寒,消百病。” 

   人体脚上有6条主要的经络,包括三条阳经的终止点和三条阴经的起始点。泡脚,就等于刺激了这六条最主要的经络,尤其适合体内有寒、手脚冰凉、睡眠不好的人。

   2、温肺润燥,预防感冒                           

   秋天气候逐渐变干,皮肤易干燥缺水,而寒气过重又会引起上火很容易导致皮肤瘙痒、口干舌燥头皮屑严重等症。每天泡脚,不仅能驱赶寒湿,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对皮肤的营养供给,从而起到润燥的作用。

  秋天脚部受凉,会造成上呼吸道粘膜的毛细血管收缩,粘膜抵抗力下降,鼻咽部的病毒和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肺部疾病。如果用热水泡脚,会使呼吸道粘膜内的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粘膜表面的纤毛摆动加快,增强呼吸道的抗病能力


  三、泡脚方法有讲究,学会这几招,养生效果加倍

  1、泡脚的时间很重要

  一般来说,每晚一次足浴即可达到保健目的,洗毕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亦可早晚两次(一般上午10点1次,晚上睡前1次)。

   40左右温水浸泡双脚(水淹没踝关节处),每次浸泡20分钟左右(其间可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微微出汗为好,同时可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

   2、这几类人泡脚要特别注意

   心功能不全患者,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人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洗,如果泡脚时感觉头晕和心慌要立即停止泡洗;经期妇女也不宜足浴。

    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宜泡脚。

   3、泡脚加点中药,效果事半功倍

  中医认为:泡脚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也能促进药物渗透,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

   因此,针对不同的体质和相关的疾病,常在水中加点中药,可改善疾病、强身健体,起到更好的作用

      祛寒散湿助眠,首先需要一味关键材料——老姜。姜可助生暖,补阳气,逼出体内寒气、湿气。其性温,味辛,入脾经、胃经、肺经,有发汗解表、温中逐寒、回阳通脉,增进血行、解毒等功效。用姜水泡脚,使人微微出汗,可促进寒气排出。

   但寒邪侵体,伤及一身,可出现瘀滞等症,只有姜是远远不够的!中医讲究君臣佐使的药方配比,若是加入艾草、益母草、红花三味药材,才能达到寒散湿助眠的效用!


  四、特别推荐:左点泡脚娘娘足浴包,泡脚加点它,功效翻倍

   1、青州小黄姜

   姜的种类繁多,但不是所有姜都能药用。在医药上,老姜有除湿、去寒、发汗、增温等功效。青州小黄姜,是老姜的主要品种之一,其品质优,营养价值丰富,且药食同源。   

   秋收小黄姜,其挥发油量较少,驱寒且暖身。将其精细研磨成姜粉,更易溶于水,再配伍其他中药材一同泡脚,有效成分更好吸收,可驱除寒湿,改善脚凉怕冷

   2、湖北蕲艾

  艾草被誉为“医草”,其性温,归肝、脾、肾经。既温经脉、理气血而止血;又善散寒湿、暖子宫而止痛,常用于经寒痛经、寒湿带下、脘腹冷痛等。

   湖北蕲艾,是名贵的中草药,誉满中国,李时珍也对其推崇有加。叶宽厚,毛绒多,精油、总黄酮等有效成分的含量高,加其同泡,温而不燥,润能通经,见效更快。 

   3、甘肃益母草

  益母草性寒,味辛,归肝经、心包经。既活血化瘀调经,善治瘀血经产诸病;又可清热解毒,治水瘀互阻之水肿

   夏收益母,在其茎叶茂盛,花未开时即采,采割后切断晒干,品质上乘,药效更佳。

   4、云南云红花

  红花,性温,味辛,归肝经和心包经。能活血而通畅经脉,散瘀而消癥止痛;善治瘀血诸证,兼寒者最宜。在中医上亦为活血调经之要药

      红花通经活络,悉心精选的云南云红花,花型不散,气色香正。加以泡脚,可疏通脾、肝、肾、三条阴经。

      

   将小黄姜、艾草、红花、益母草等四味中药材搭配,使得足浴效果大大升级。不仅可以排出寒、湿,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因寒瘀阻而致的各种身体不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质量


   小编喜欢泡脚,经常会买点足浴包,但用了一次泡脚娘娘后,再也没换过。相比其它泡脚包,药材看得见,效果也明显”。当你慢慢注入开水时,就会闻到一阵清香,看到红色汁液慢慢渗开。等待片刻,整桶水都会变成深色。


  每天花20分钟,做一次中药足浴,温通经络,就好比给全身“吃”补药!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身体,都可以通过泡脚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调节,不仅睡眠质量好了,连舌苔厚腻、手脚冰凉、痛经等症状都缓解了不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