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入3千和3万的职场人,差别就在这4点

(2017-09-12 00:09:12)
标签:

365

职场

收入差异

工作

杂谈

分类: 工作生活

月入3千和3万的职场人,差别就在这4点

       刚上大学的时候,一个远房亲戚来我家住了几天。

       她22岁就结了婚,在小镇上做了好几年的前台工作。

       有一天被“女性要独立”的鸡汤洗脑,突然想要到大城市闯一闯。

       在接待她的那段时间,我总能看到她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的身影。

       之后她找到了一份前台的工作,工资3千。

       工作了一年后开始跟老板讨论涨工资的问题。

       她说:“我在这里一直租房,每个月光是房租就已经去了工资的大半,再加上各种花费,所以我希望能涨点工资,以后我会更努力工作的。”

       老板自然是驳回了她的加薪请求。

       因为金钱和机遇不会应需求而产生,而是应能力而产生。

       你不会因为自己需要更多钱而获得加薪,你只会因为你所拥有的能力而获得加薪。

       过了一段时间后,她收拾行李回家了。

       走之前和我说:“我以为大城市哦,每个人都月入好几万的,没想到也不过如此。”

       其实任何一座城市,高收入的总是大有人在。

       《财务自由之路》中提到:每个人获得的东西,都恰好是他值得获得的东西。

       意思就是说你的收入恰好体现你在经济市场中创造的价值。

       市场只会根据你的价值来付酬劳,你值得拥有多少,这完全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如果只凭臆想,一点行动都不付出,就想要月入过万,我觉得这辈子都很难实现。

       住大house、拿高收入的生活谁不想要,但你有没有想过,要想实现月入3千到月入3万的跨越,你究竟要付出什么?

       1 、让自己成为专家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消防员瑞德埃德尔,几乎人人都知道他。

       每次一有大型的火情,群众第一时间都会给他打电话。

       全世界也许有数以万计的消防员,他们鲜为人知,但是瑞德埃德尔几乎家喻户晓。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属于专家级别,只处理大型火情。

       如果你做所有人都会做的事情,那么你也只会拥有所有人都有的东西。

       仅仅确认你比别人做的更好,这是不够的。

       如果你在市场上将自己定位为专家,那么顾客就会主动来找你。

        关键不在于你更胜一筹,而在于你的与众不同。

       很多人离开学校后,认为自己学业已经完成,不需要再学习了。

       但其实,这只是刚刚开始。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将这样的认知贯穿于生活的大多数领域。

       连续10年的挥霍,会使人穷困潦倒;连续10年过度看电视,会使人变傻。

       一个10年不看电视但每天花2小时读专业书籍的人,可能并不了解当下娱乐圈发生的狗血八卦,但他会比那些每天看两三小时电视的人平均多赚两到三倍的钱。

       2、付出多于别人对你的期待

       大三暑假,我曾在一家日企工作过,公司里的老员工曾经跟我透露过,他们发现了一些偷懒的机会。

       因为公司考勤系统的bug,员工可以在用餐休息前的18分钟就离开,休息结束后再晚9分钟回来;

       早上可以在卫生间里刷20分钟的手机;

       如果某个员工要去取材料,他就可以穿过咖啡厅来一次舒缓闲适的散步……

       总的来说,员工可以做到,得到8小时的报酬,但是只用工作6小时。

       短期看来,这确实会占到公司一点便宜,但长期看,这也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后来,等我自己正式步入社会,一个自己创业的老前辈跟我传授经验:

如果你得到8小时的报酬,你应该工作10小时。

这不是叫你学会吃亏,而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培养能使你富裕起来的工作习惯,这与你为公司付出得“过多”并没有关系。

       长时间用小火煮饭的人,他的火最终会完全熄灭。

       即使你的雇主看不到你的努力,不愿酬报你的努力,但你还是获得能引导你一直向前的东西:有助于你取得成功的工作习惯。

       3、刻不容缓地处理事情

       如果说世界上存在成功的终极秘籍,那就是刻不容缓地处理日常事物的能力。

       为自己定一条指导准则:尽可能快地着手去做。

       把这当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来做,用你快速的执行能力去震惊每一个人。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惑:如果我工作太快,我就会犯错误。

       是的,做的越多,做的越快,会犯更多的错误。

       但好处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而且犯错也是有益。

       刚入社会的时候,我做事总是格外小心,害怕犯错。

       有次早晨,上司将一个非常好的外派机会摆在我面前,让我自己选择去还是不去。

       因为当时负责的项目我之前从未接触过,并且涉及到了非常大的交易金额,一旦在我手上出了岔子,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后果。

       我当时犹豫了很久,最后和我同期的一个女生自告奋勇地争取到了这个机会,实现了职场的巨大跨越。

       因为害怕犯错而不去采取行动的人,很难做成大事。

       我们不需要将事情做到完美的程度,完美意味着停滞不前。

       IBM的创始人曾经说过:在我的公司里,想要出成绩,就必须犯下双倍的错误。

       4、储蓄,让你变得富有

       没有人能仅仅通过挣很多钱就变得富有,财富产生于你对金钱的留存。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期望:等我有钱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然而实际上,生活水平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的,你的需求总是与你所拥有的一样多。

       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时期,我几乎就是教科书式的“月光族”。

       一般情况下,一个月还没过到一半,我手里的钱就已经所剩无几了。

       月末的时候和同学诉苦,发现大家的情况好像都差不多。

       后来我大学时期的经济学老师让我每个月存下自己收入的50%。

       我觉得不可能,因为有时候百分之百的收入都不够我花费。

       并且我还很乐观地相信,一旦我赚了更多的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后来我意识到,这个想法很不现实。

       如果不改变自己的观念,即使月入3万,依旧会被花的精光。

       因为很多人即使赚了更多的钱,也不改变他们的财务习惯。

       朋友小C是我的朋友圈中月薪最高的。

       可每当我在群聊中诉苦钱不够用的时候,她也总是在附和:是啊是啊,我也不够花。

       我觉得很诧异,你月薪那么高,也不够花?

       后来,我知道了她的消费习惯。

       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买,从来不考虑自己究竟用不用得到,通常是心血来潮买完了,放在家里积灰;

       超级爱买彩妆,只要一出新品,立马剁手,毫不犹豫。桌子上很多彩妆产品,甚至连包装纸都没拆......

       我问她:为什么用不到,还要买这么多东西?

       她说:我就觉得我需要它。

       针对一项非必要的支出,最愚蠢的想法就是:我需要它,我一定要买下它。

       很多购物狂都会犯这样的错误。

       所有非必要支出的东西,会随着我们每一次收入的增加而水涨船高。

       月薪5千时,会想要给自己买5 百的NB运动鞋;月薪5万时,可能就想买5千的Jimmy Choo高跟鞋了。

       但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其实是少之又少的,我们只是为了自己的消费行为在辩解而已。

       5、结语

       迷茫期的时候,我曾经在知乎上私信一位知名答主:你是如何在1年内实现3千到3万 的巨大跨越的?

       他给我的回复很简短,却很有力量:当你缩减了休闲娱乐的时间,用来死磕自己时,你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

       所有财富的产生都绝非偶然,当你愿意将时间投资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你就成功了一半。

       所以,从现在起提升自己的能力、理性消费、学会储蓄,总有一天你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文/haruko,微信公众号/精读,ID/Jingdu999)

                                                                                                                                           来源: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