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快乐中年博客
快乐中年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387
  • 关注人气:5,8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淡对待得失,冷眼看尽繁华

(2013-07-05 06:08:18)
标签:

365

得失

繁华

思絮

杂谈

分类: 杂谈思絮

 

[转载]平淡对待得失,冷眼看尽繁华

                                  文/老哥   图片/网络

 

   自从香港出差回来,就病了一场,一直没写博客了,也没有回访众多热情的博友。在此,对关注和支持老哥的各位博友深表歉意!

 

   今天,打开博客,一进入留言板,发现有不少博友的留言,其中有博友问起我:“博名很雅,为何取名淡菊斋?”,说来惭愧,这也许是我一直以来喜欢菊花的缘故吧。

 

   当初建博客时,为博名确实费了一番脑筋,取了几个都不甚满意,最后还是用上了自己书房的斋名——“淡菊斋”。

 

   “淡菊斋”取自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典雅》中的“人淡如菊”一语:“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也许是冀希望自己淡泊的如同菊花一样吧。

 

    “人淡如菊”,我的理解,司空图强调的是菊的淡定和执着。就是说,人应该保持一种平和执着、拒绝霸气的心境。人应该有着“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坚贞和执着。所谓的淡定,应该淡在荣辱之外,淡在名利之外,淡在诱惑之外,淡在骨气之内。所谓的执着,就是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应该敢于击破纷扰,洞察世事,谢绝繁华,回归简朴,直至“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境界。

 

    “人淡如菊”,我的理解,司空图强调的是菊的内敛和朴实。就是说,人应该保持一种平实内敛、拒绝傲气的心境。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中并不缺少激情,但是每个人的激情都是一刹那的事,生活终将归于平淡,人终将归于平淡,一如平实淡定的菊花。人淡如菊,不是说淡的没有性格,没有特点,也不是“独傲秋霜幽菊开”的孤傲和清高,应该是清得秀丽脱俗,雅得从容淡定。经过了世事的纷乱和潮起潮落的人生,生活把岁月刻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也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滚滚的红尘已经将每颗细腻柔软的心几乎磨砺得浑圆。这种浑圆不再有绚丽的光泽,这种浑圆其实就是一种淡然、朴实。它不张扬、不喧嚣、不妖艳,不再作年少时的无病呻吟,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再会手高眼低去投机。这种淡其实就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平实,它丰富而不肤浅、恬淡而不聒噪、理性而不盲从。

 

    我已过不惑之年,过去从来没有给自己定下过什么远大的人生目标,也未曾想过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工作近三十载,虽然也曾苦苦寻觅,历经风雨沧桑,可一路走来虽非一帆风顺,也非坎坎坷坷。生命中更多的是丰富的色彩和甜蜜的味道。如今,我常常静下心来审视自己,推敲自己,常常把自己的伪装一层一层的剥开,让心灵经过一次次真正的彻底的洗礼。不知不觉,猛然发现,我已激情不再,仿佛早已淡漠了人世的恩怨名利,自己其实最想做的就是做一个淡然的人。淡淡地来,淡淡地去,淡淡地与人相处。给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一湾宁静,一片恬淡,一片悠然。

 

    近年来,我渐渐感悟到:学会了淡然,就会像菊花般的静美,给人以淡淡的欲望,活得简单而有味道;学会了淡然,就会像菊花般的洁净,给人以淡淡的静谧,活得真实而富有诗意。这种淡然,其实是一种人生难以企及的最高境界,它能将人的灵魂洗刷得安然诒尽,让人自然的超俗在曾经弥留的滚滚红尘之外。平淡对待得失,冷眼看尽繁华,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消沉。我们应该在人生中历练这种淡定从容的定力,在潮起潮落的人生戏台上,举重若轻,击缶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一份洒脱娴静的心态来面对喧嚣的红尘。

 

    落花无语,留香阵阵,以淡定从容的态度面对人生。这种境界对我来说,也许难以企及,但是我想自己不应该放弃。

 

   推开手下的键盘,沏上一壶香茗,静听一曲《高山流水》,任优美的旋律在耳旁弥漫,静静的感受着雨夜的静谧和音乐的美妙!这一刻,清风穿心,荣辱皆忘,只觉身轻如羽,心明浩月;这一刻,什么也不想,轻轻的闭上双目,就像漫步幽谷,悠哉!悠哉!

                          

                                           作者:老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