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宜:鲤鱼、山药、胡萝卜、南瓜、梨、苹果、红豆、胡萝卜、莲子、茯苓
中医讲究“三因制宜”,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冬季要“藏”、要进补,就是“因时制宜”;但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冬季的西北、东北地区天气寒冷,但湿热质进补也应以素食为主,选用甘淡性平,健脾祛湿的食物,如牛蒡、山药、鲤鱼、红豆、胡萝卜、白菜、萝卜、梨、绿叶蔬菜等。
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和一些,此节气宜食用清利化湿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冬瓜、葫芦、黄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等。
南方多高温湿热的天气,长期居住潮湿的地方,容易造成体质湿热。而喜欢吃甜食和肥腻,或长期饮酒的人也多数都是湿热体质。进补宜清淡之味,如鲫鱼、豆腐、莲藕、木瓜、山药等。此季节食粥也是很好的选择,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各适量,也可稍微加些冬瓜、竹笋、芦根、竹叶、荷叶等等,每天煮粥喝,能健脾祛湿养胃。适合的炖品则有:眉豆苋菜田鸡汤、赤小豆粉葛鲮鱼汤、霸王花猪肺汤、红莲杞子鹌鹑煲等,多有健脾祛湿、和中益气的功效。
少吃:动物血、墨鱼、海胆、青稞、葱
孙真人《修养法》曰:“是月肾脏正旺,心肺衰微,宜增苦味,绝咸”,故少用盐。少吃咸味食物如:动物血、墨鱼、海胆、青稞等。《本草》:“冬月不可多食葱,令人发疾。”此外,华南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凉茶,一些苦寒的药茶要少喝,否则伤及脾胃更麻烦。
忌吃:龟肉、鳖肉、虾、蚌、蚶类、贝类、牡蛎、螺蛳、螃蟹、烧烤、腰子、生蔬菜
《纂要》曰:“是月勿食龟鳖肉,令人水病。勿食生菜(生的蔬菜),发宿疾。勿食虾蚌带甲之物,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火焙食物(烧烤)。勿食生韭,多涕唾。”《千金翼方》曰:“(农历十一月)勿食螺蛳螃蟹,损人志气,长尸虫。”《金匮要略》曰:“冬三月,勿食猪羊等肾。”
湿热体质大雪运动小贴士:动静结合、定神养阴
基本原则:不可久坐、不可一动不动、不可天未亮就出门感寒、不可大汗。出汗后不可受凉吹风。冬季是养阴的好时机,通过不剧烈的运动以及传统的运动可以动静结合,即给久坐办公室的你以活力,又能安定心神、改善体质,每周3-4次即可。可以选择瑜伽、舞蹈、太极拳、慢跑、游泳(室内)、爬楼梯、快步走等。
湿热体质大雪起居小贴士:勿以炎火炙腹背,注意腰、颈、脚、肩保暖,早睡晚起
北方有暖气地方要注意保持室内湿润,透气通风,防止过热过干。湿热之人会感觉身重困倦、容易懒惰,尤其是喜欢赖床,往往又因为睡过头导致起床后很狼狈。不如顺应冬季早睡的规律,十点之前上床,早上七点左右起床,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从容的应对一天的生活,几天之后自然就能调整好生物钟。睡得过久会影响阳气的升发,一天会感觉头昏脑胀,乏力没精神。
中部、江南地区渐寒,有些地方温度也接近零度,用电暖设备(或烤炭火)的地区注意不要烤手脚心和腹背,坚持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解乏祛寒,养肾助阳。
华南地区偶有寒潮光顾,生活起居上除应早睡外,不宜久坐和久居室内,可适当增加一些户外的活动,做到动静结合。而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用心护“点”脚,冬季养生才能事半功倍。
湿热体质大雪情绪小贴士:善言勿离口,乱想勿经心
冬季阴寒,人的情绪容易低落。此时不要轻易以声色犬马的娱乐来取悦自己,这样做反倒会伤神害身。不如随顺冬季的静谧,有空的时候学习欣赏一些中外古典的艺术和文化,读读书、听听曲、围炉静思。再就是要提醒自己“善言勿离口,乱想勿经心”,无论世事如何,你都要做散发善意的人。
湿热体质大雪茶饮小贴士
山楂枸杞茶
山楂干5-8片,枸杞10粒左右,冰糖一块,开水泡10分钟。此茶适合冬季大餐之后常喝,可以促消化、解油腻,滋补肝肾。
1、此节气邮件内容不适用于孕妇及南半球用户;
2、如遇各类症状及疾病请及时就医,本邮件内容不作推荐,仅供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