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自测十项常用指标

标签:
健康自测十项常用指标 |
分类: 保健养生 |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可以避免,另外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的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还有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及时了解掌握自己的身体存在哪些疾病或是隐患十分重要,很多时候,身体虽然没有什么异常,但是可能会有处在潜伏期的病变,如高血压或糖尿病,早期发现就能够及时治疗。我们应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但还有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健康检测方法,能够让我们随时随地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随时掌握身体的健康动向,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1、体温:正常的体温为36至37度,高于此值为发热,低于此值为“低体温”。后者常见于高龄体弱的老人及长期营养不良患者,也可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
2、脉博:成人脉博每分钟60至100次,如发现过速、过缓间歇强弱不定、快慢不等均为心脏不健康的表现。老年人心率一般较慢,但只要不低于每分钟55次就属于正常范围。
3、呼吸:健康人呼吸平稳、规律,每分钟15次左右,如发现呼吸的深度、频率、节律异常,呼吸费力,有胸闷、憋气感受,应及时就医。老年人心肺功能减退,活动时可能有心悸气短的情况,如果休息后很快能恢复就不应认为是疾病的表现。
4、血压:成人血压不超过140\80mmHg。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血压也相应上长虹,但收缩压超过160 mmHg时,不论有无症状均应服药。单纯血压过高,其原因有多种,不宜私自服药,应到医院就医。
5、体重:长期稳定的体重是健康的指标之一。短时间内的消瘦见于糖尿病、甲亢、癌症及胃、肠、肝疾患。更年期女性该胖不胖也算病。体重短期增加很多可能与高血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
6、饮食:成年人每日食量不超过500克,如出现多饮多食应考虑糖尿病、甲亢等病的存在。每日食量不足250克,食欲丧失达半个月以上,应检查是还有潜在的炎症、癌症。
7、排便:健康人每日排便一次或隔日排便一次,为黄色成形软便。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少吃、少动者可2至3天排便一次。只要排便顺利,大便不干,就不是便秘。大便颜色、性状、排便次数异常可反映结肠病变。
8、排尿:正常人每日排尿1至2升左右,每隔2至4小时排尿一次,夜间排尿间隔不定。正常尿为淡黄色,透明状,少许泡沫。如尿色、尿量异常、排尿过频、排尿困难或疼痛均为不正常表现,应就医。
9、睡眠:成人每日睡眠6至8小时,老年人应加午睡。入睡困难、夜醒不睡、白天嗜睡打盹均为睡眠障碍的表现。
10、精神:健康人精神饱满,行为敏捷,情感合理,无晕无痛;否则应检查是否有心脑血管和神经、关节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