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大宅 Great house_ Nicole Krauss
(2013-04-30 16:17:57)
标签:
娱乐 |
分类: 閱讀筆記 |
<愛的歷史>曾是一本讓我念念不忘的小說,也是我第一次,讀了英文版後又讀了一遍中文版。那時我認識了Nicole Krauss這個作家,更對施清真這譯者留下深深的印象。也是緣份,因為我真正開始閱讀原文小說,<愛的歷史>與<不存在的女兒>也都被她翻譯了(還是政大的學姊)。
閱讀<愛的歷史>的時候,我在美國雪城過冬天,整個記憶都是凍結的,還有隔壁小鎮魚堡的味道。那時的自己,是我最不願回去的狀態。最終,我是走出來了,但那個世界也遠遠被我丟在後面。這本大宅,陪伴我在香港演出賈寶玉的零碎片斷,在密集的演出與團體生活裡,我在書裡得以瞬間抽離現實,並且因為惺惺相惜而獲得一種有溫度的孤寂感。但相較於<愛的歷史>,我的感動比較薄弱,可能兩本書的性質並不相同吧。
然而,對一個年輕人而言,天賦代表生命的種種承諾,因而備受崇高,如今天賦卻完全無關緊要。
我這輩子總是太早到達,結果只是發現自己怯生生地站在角落ˋ門外ˋ空蕩蕩的房間裡。但是越接近人生終點,我越是提早到達,也越是甘於等待,或許藉此給自己一總錯覺,讓自己以為我還有很多時間,而非時間不夠。
死者的祕密具有傳染病的特質,而且有辦法找到另一個宿主繼續存活。
愛情總是表露於懺悔之中,卡繆寫到。但是,靜靜關上門也是愛意的表徵,黑夜裡放聲一哭,樓梯間摔了一跤,走廊上輕輕一咳,終其一生,我始終試圖把自己想像成是她,想像自己置身在他的傷痛之中,我試了又試,屢試屢敗,說不定啊—我該怎麼說呢—說不定我想要失敗。因為這樣一來,我才會繼續嘗試,我對他的愛,無異是想像力的失敗。
后一篇:<賈寶玉>內地二巡_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