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內地二巡_南京之閱讀九九
(2013-04-25 00:13:37)
标签:
娱乐 |
分类: 賈寶玉旅程 |
南京是一個與台灣淵源深厚的城市。聽說,現在的南京還有很多國民黨員,只是潛藏在人群裡。我的爺爺與過世的外公都是退役軍人,當我遊走在南京街頭的時候,都在想一件事,不知道爺爺與外公會怎麼看待我眼前的一切?
南京的觀眾,是內地演到目前與我們所習慣的觀眾最接近的。雖然感覺演出時拍照是最嚴重的。想到韓寒談到中國的改革,寫過一句:「當街上的人開車交會時都能關掉遠光燈了,就能放心變革了。」我想說,當觀眾看戲都能不拍照攝影,才能專心看戲。韓寒是車手,我是演員,人都會用最貼近自身的概念來比喻很多事情。
上一篇文章,我提到上海的觀眾反應令我們摸不著頭緒。不如所料,有些不以為然的聲音出現(不過其實比我預料的少多了)。我在寫完那篇文章後就一直在思考要不要放出去,放出去要不要連到微博,還是就讓它默默呆在我的博客裡,只有一些固定會看的人看到?後來,我還是放了,不為什麼,因為我來來回回寫了三天,算是認真的段數,算給自己一個交代。
然後我就想到'討好'這件事。韓寒說他不討好任何人,除了他女兒。但他也承認早期在寫文章的時候是有些心機的(這是我自己的說法)他說:「我是一個虛榮的人,有時甚至還有點虛偽。由於我得到的越來越多,也可以假裝越來越不虛榮,因為我得到了真榮。但我的內心還是虛榮的,不出席所有頒獎典禮,不去各種上流場合其實是另一種虛榮,不是淡泊。」我是打從心裡喜歡坦率的人,打從心裡佩服欣賞不討好任何人的人。但要真能不討好,要不你就是真本事,等別人來討好,要不你就無所欲,什麼都不求。或者,完全沒有臉皮也可能是一種。
在06年台灣無名小站盛行的時候,我也跟風開了一個帳號。一開始放工作的相片,但不到一年就把相簿關了,只留著網誌。本來裡面都是一些零散的記錄和有的沒有的。後來因為想出國念表演時發現台灣很少表演藝術方面的資訊,所以在英國時我就把所學的相關知識與記錄都放到無名上面,希望日後能幫助到需要的人。這段時間就讓我養成不記錄不心安的習慣,從生活到工作都是。不過一直一來,無名就很像我的儲藏室,東西放了就走,來來往往也沒多少人會看到,但我相信需要的人自然會找到它。
這一陣子,一些人開始認識了我,也看到我寫的東西,有了互動。找到共鳴的自然會產生好感留下分享與感受,沒有共鳴的自然不以為然留下評斷。其實這些都還好,因為我一直以來就是在記錄,把我有感覺的東西想法記錄下來,整理後儲藏起來準備遺忘。但因為東西都是生活,非常靠近自己,而那些藉由文字開始對我個人無論是正面或負面的歸納與評斷,才是真正會影響到我的紀錄。我開始問自己,會不會寫的都太過類似?大家看多了會不會覺得無聊?(我是真心希望固定的讀者能讀得開心,我在討好他們。)
「你所關注的一切就是你的世界」有時會覺得一開始那種純粹紀錄的初衷都得要非常小心才能悄悄維護著。你看了十年的非主流電影,忽然有一天,有人說你真是文藝青年(少婦吧),有人說真是標新立異自命清高。其實就只是喜歡,哪跑來那麼多理由。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記錄我閱讀過的喜歡字句。這很像重點整理,因為我從小就是個筆記狂。以前高中聯考前,幾個同學把每一科的重點整理歸納印給同學人手一份,甚至貼在廁所的門上面,讓大家上廁所時也不會浪費一分一秒....(真瘋狂)。
我現在是真的喜歡看書,因為我小時候看太少書了,看書時的我感到最飽滿的自由。小時候記憶中自己擁有的就是三卷迪士尼的小帶錄影帶,一捲是高飛狗,一捲是米老鼠怎麼畫出來的,一捲是小姐與流氓。然後記得還有一本童書:醜小鴨變天鵝。我好喜歡大天鵝,我記得我每天都會看一遍,然後拿痱子粉在白天鵝的翅膀上抹來抹去,以為會變得更白,結果整本書都是痱子粉的味道。不是我們家买不起書,是因為家裡沒有人看書。一直到國中,才開始去圖書館借一些自己有興趣的課外讀物,但那樣的升學體制下,其實看書是為了讓國文作文能拿高分點。不過我作文分數從來都不好,參加作文比賽一下就被淘汰了,投的稿從沒被錄用過。我竟然還夢想當過作家。
真正開始可以好好看書,是離開學校後。更精準的說,是離開大學。那個時候,才真正成為我心目中學生的樣子。四年前還沒有iphone,英國地鐵裡人手都是一本書,現在不知道是什麼樣子。我持續記錄著只有自己看得到的東西,從沒想過有一天,這個小習慣能聯繫到一件這麼有意義的事。
起因是我在一篇文章寫了台灣買不到顧城的書,然後好多人說買了書要準備給我,我說我拿不了,就請大家已買書的就捐到微笑圖書室這個地方好了。然後幾個熱心的微博同學就集思廣益組織了一個‘閱讀九九’的活動,希望從今以後能不定期的捐贈書籍給偏遠地方學校的小朋友。
雖然我遠在天邊沒有實質參與到什麼,但他們依然希望我能為這次的活動選擇一個目標單位,微笑圖書室的志工給了我幾個選擇,我毫不猶豫的選了四川石河村小這間學校。我父親的故鄉在四川,前幾年爺爺奶奶回四川綿陽探親的時候,我們家總動員寄了三大箱衣物。有根是好事,縱然我壓根本不知道那裡長什麼樣子,倒是常常聽到爸爸和從小長大的朋友一見面就大聲講著四川話。他們說,這是台灣腔的四川話。
一位熱心的四川同學,馬上聯繫到學校校長,通了幾次電話,約了週末親自前往一趟。他們準備了來自各地寄來的愛心書籍,買了百套文具,還有一些某位以我名義捐贈的體育用品(到現在還不知道這位善心人士是誰),準備前往。誰料到,出發的那個星期六,四川又地震了。
早上醒來一看到訊息,嚇了一大跳,本來想叫他們別去了,但他們已經在路上了。他們當天五六點就出發,開了七八個小時的車,終於抵達。大哥哥大姐姐發送禮物給小朋友,陪孩子玩遊戲,打球,聽他們唱歌。校長事後特地去開了微博,謝謝大家。他說這些小朋友都是留守的學生(其實我不太清楚是什麼意思),狀況好的孩子都去城市裡了,這些孩子,一年只能見到父母親一次,一天只有兩塊錢生活費。志工們說孩子很靦腆有些不知所措,因為好像忽然從圓圈的邊緣被放到圓心上轉得有些昏頭轉向。
台灣很小,很難想像孩子一年只能見一次家人的心情。我幸運生長在一個小康的家庭裡,我的童年有哥哥帶我抓蜥蜴,是個快樂的野孩子。越長大,越發現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龐大的。閱讀尤其是重要的一部分。中學時期歷史很差很差大學聯考只考了58分,我發現班上同學歷史好的,都是小時候讀了「吳姊姊說歷史故事」。我也曾好羨慕許多雙語生長的同學,他們永遠都不用念英文就可以考滿分。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真正的教育其實是從生活開始。我中學最喜歡的一本書,是長腿叔叔。因為覺得裡面的女主角跟自己一樣都住在學校裡,所以我也學習著她用功唸書,將來有才有能力追求自己的幸福快樂。
我們每個人的力量都很小,在四五年前開始看書做筆記的時候,我怎麼會料想到有一天,我這些小行為可以幫助到父母家鄉素昧平生小朋友們?很多事情,你若覺得對就得持續做下去,不用任何理由不用賦予任何意義,有一天,那些東西自然會出現。
這應該是我近年來,最有意義的事了。
幾個微博同學說多虧我的感召他們才會去做這件事。套個韓寒的邏輯,物以類聚。我並沒有影響到他們什麼,不如說是有著一樣志向的他們找到了我。
再次感謝你們,所有的捐贈者,實踐者,與關心這件事的朋友。也謝謝,每次願意吃力讀這些繁體字的你們。
這是我在南京最棒的時光。
一位志工寫道:当生活的风雨突然来袭,我们选择坚强,当成长的道路变得泥泞,我们变得坚强,当一个又一个挫折和坎坷,被我们顽强的抛在身后,我们依然选择爱心。
201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