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驳墙上的痕《转》

(2012-03-25 11:12:20)
标签:

情感

 

主干道两旁坐落着粉得白黛得墨的别院楼阁,无视地绕过,却一头扎进了一副败落之象的老街巷。徜徉在枕河人家高墙对峙成巷的弄堂深处,款款行走在沿河而筑的小院班驳的院墙前,久久不想离去。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些班驳墙上不知何时也不知如何留下的痕迹。

印痕深深浅浅,乍看散乱而无秩,细辩却是明暗勾勒,班驳也斑斓;重重叠叠,累累斑迹,无一不是时光脱落的痕迹风吹雨打的印记。

手触摸到的斑驳墙丝丝沁心的阴冷,传导了历史的深邃;鼻嗅到的片片痕迹透出的霉腐之气,一阵浓似一阵,弥散着厚重。不免会让人揣测这该是哪朝哪代的温度何年何月的味道:明清?唐宋?还是更早?

确切的说,平江路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标示,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那么在这墙上千余年沧桑里悄然逝去的流年到底班驳了谁的人生,尽可去充分的想象。

由上而下的审视,浓浓淡淡,若隐若显的印痕、曲线宛如手绘的姑苏繁华图,仿佛蜿蜒的七里山塘,又貌似文庙学府的分布﹑忠王府第的平面图,更象古老评弹昆曲的曲谱和历代大家的诗词书画的残稿。

班驳里有白居易的水利规划﹑范仲淹创办官学的历程﹑李秀成的清廉忠烈﹑章太炎的政治主张;依稀处是冯梦龙、金圣叹的醒世之言和千秋评说;明晦中都是张继﹑祝允明、唐寅、文征明、仇英、董其昌、王鉴等的诗画真迹。

 绝不虚言,那班驳墙上的痕隐匿着历史的篇章和人物写意!

最后目光停留在了墙根上面,惊讶地发现了一系列的依然。稚气歪斜的刻划里的图文依然,墙角乱砖堆里不时传出蟋蟀的鸣叫依然,乱草丛中夹杂的未名的黄白小花依然,片片覆盖墙根鲜绿并吐露清新的藓苔依然……甚至儿时内急墙溺的斑迹依然。

亦非诳语,那班驳墙上的痕迹更是我们挂在墙上的童年!

墙,一视同仁地保留了一切痕迹,陈旧的,新鲜的,斑斑点点,俨然历史的脉络和节点。

 真想大声喊叫几声,听听跌宕在墙班驳里的历史回声有多么悠长;听听萦绕在墙印痕中的儿时欢乐的回音是多么快意。可惜已经无法摆脱“成熟”的桎梏,再也没了儿时大呼小叫的胆气和无畏。童真似乎已淹没在岁月之中。

好在岁月班驳的墙还在,岁月刻在班驳墙上的痕迹还在,只是平白陡添了回眸时的一声声轻然叹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灵散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