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这年头连鼻涕虫都能吃鸟了!

(2016-08-29 18:27:42)
标签:

杂谈

http://1.im.guokr.com/J8b-CZ27KvCJhybX07JJABq5hqI5Xl1I3oyUgCtOWicgAwAAFQIAAEpQ.jpg?imageView2/1/w/640/h/426

图片来源:K. Leniowski , E.Węgrzyn & A. Wojton/Taylor & Francis

大炮小白兔/编译,编辑:Sol_阳阳)

有些幼鸟的末日会是粘糊糊的。比如上图中,一只贪婪的超大型蛞蝓已经瞄上了地面附近鸟巢中的幼鸟。

“蛞蝓捕食雏鸟实际上是非常不容易被观察到的。”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Wroclaw)的KatarzynaTurzańska表示“你更有可能看到悲剧事件结束后的案发现场。比如浑身是粘液,严重受伤或者已经死掉的雏鸟。而且在其周围往往能观察到蛞蝓的粪便。”

Turzańska和波兰锡隆纳葛拉大学(Zielona Góra)的同事Justyna Chachulska,正在波兰弗罗茨瓦夫(Wroclaw)附近研究常见的灰白喉林莺鸟(Sylvia communis)。他们看到一些阿里昂属(Arion genus)蛞蝓正趴在刚孵出一窝雏鸟的鸟巢附近 。第二天再去的时候,已经看不到蛞蝓了,但是死去雏鸟尸体身上的伤痕暗示着蛞蝓便是罪魁祸首。

http://2.im.guokr.com/wAG0M5fSc2nHxKd8zjpHNc-LpuwskTPbWMmFoQ4zFgboAwAA5QIAAEpQ.jpg?imageView2/1/w/640/h/474

图片来源:www.flickr.com

Turzańska和她的同事目瞪口呆。“我们不能相信,蛞蝓能够杀害雏鸟,” Turzańska说。“我们咨询了很多经验丰富的鸟类学家,但他们都没有观察到过蛞蝓对鸟类雏鸟的捕食行为。”

不过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一次偶发性的事件:在Turzańska和Chachulska发现这种行为之前,也有一些相关报道。这些事件大多数发生在欧洲,这些被害鸟类的巢通常筑在靠近地面的灌木丛中,比如灰白喉林莺(whitethroat),芦苇莺(reed warbler),叽咋柳莺(chiffchaff)。

有一些论文描述了实际的袭击状况,明确表示蛞蝓会袭击刚刚孵化的雏鸟,雏鸟的伤痕与其他肉食动物造成的伤口不同,混合着粘液痕迹和粪便,证明蛞蝓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这种行为很可能是意外的新发现。本·罗森(Ben Rowson)是英国国家博物馆的动物学家,他表示并不知道蛞蝓捕食鸟类雏鸟的情况。

蛞蝓从不挑食:它们会吃植物嫩叶,任何种类动物的尸体、粪便以及腐烂的纸张,有一些种类还以蚯蚓和其他蛞蝓为食。

众所周知,蛞蝓会依靠气味来捕食,所以Turzańska和Chachulska认为蛞蝓可能会循着雏鸟的气味而找到鸟巢,但是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当一只蛞蝓发现了鸟巢,无论是偶然间进入还是特意寻找到的。它便开始用它的齿舌在活的雏鸟身上啃食。” Turzańska说:“雏鸟太过幼小,还没有能力反抗,只能被活活吃掉。”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雏鸟的父母并没有为雏鸟提供保护,也许是这样的捕食行为并不经常发生,以至于使这些鸟类没能进化出相应的防御反应。一只莺甚至只是看着蛞蝓进食死去的雏鸟。

罪魁祸首便是欧洲的三种大型蛞蝓,红蛞蝓(Arion rufus),黑蛞蝓(Arion ater),入侵种西班牙蛞蝓(Arion vulgaris)。

http://2.im.guokr.com/6Ia4IUtiu5BzNyfEZmVGz3UFO5k-mc3R7ODHyXljuVwgAwAAWAIAAEpQ.jpg?imageView2/1/w/640/h/480

图片来源:wikimedia

虽然一般情况下很难确定是哪一种蛞蝓进行了袭击,但是现场痕迹表明的确是蛞蝓袭击了雏鸟。皮肤上巨大的伤口以及在喙部和肌肉上留下的孔,还有被吃掉的眼球,这些都显而易见的指向了蛞蝓。

西班牙蛞蝓(Arion vulgaris)的入侵已经蔓延到了许多欧洲国家,对当地的植物和农作物构成严重威胁。现在看来,这种大规模的入侵也可能会影响到当地的鸟类种群。

“如果这些入侵种蛞蝓会攻击鸟类,这可是一件大事儿,这使它们非常不受欢迎。”本·罗森(Ben Rowson)说,“虽然在英国也有很多种入侵种蛞蝓,并且其中一些也在蔓延,但是由于本地其他食肉脊椎动物对蛞蝓的捕食,我认为雏鸟遭到蛞蝓袭击的概率会非常低。”(编辑:Sol_阳阳)

参考文献:

1.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DOI:10.1111/jav.01189

来源:果壳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