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蔡英文已宣佈角逐2016年“大選”。依她在民進黨內的共主地位,取得2016年大選門票已毋庸置疑,但兩岸政策、“台獨黨綱”、“兩國論”與“九二共識”的關卡,蔡英文不僅在大選中躲不掉,即使運用“話術”來回避,執政後也要面對兩岸政策問題。
2012年蔡英文敗選後曾提出民進黨距執政目標尚有最後一裡路。這最後一裡路指的就是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三年後,馬英九民調跌到一成以下,“九合一”選戰國民黨慘敗。情勢的驟變使民進黨內彌漫著一種謬論,即民進黨離執政已沒有最後一裡路,只要坐等國民黨垮臺,民進黨就可完成政黨輪替,所以兩岸政策已不重要,不必去碰觸這個敏感問題。
我初步整理,民進黨內有四種看法:
第一種看法是堅定支持“台獨”神主牌,持續否認“九二共識”。持此看法的屬民進黨“獨派”或陳水扁的“一邊一國連線”。
第二種看法由林濁水率先提出,他認為兩岸問題已無關緊要,臺灣人民現在最關心分配正義與階級意識,只要順此而為,國民黨政府就難以招架,執政權可手到擒來,因此兩岸政策只需模糊以對,回避實質問題的爭議。
第三種看法是謝長廷派系的看法。他們認為兩岸政策是回避不了的,兩岸交流已成為臺灣經濟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因此必須強化“民共交流”,即使不修改“台獨”黨綱,也要提出一些善意回應,例如“憲法一中”等。
第四種看法來自民進黨內不在其位的改革派。他們屬民進黨的非主流,主張應凍結、廢除,至少修改“台獨”黨綱,承認“九二共識”或提出如“憲法一中”的替代性論述,使兩岸交流不至於在第三次政黨輪替後受到挫折。
據我瞭解,蔡英文傾向支持第二種看法,但蔡英文的回避模糊策略將受到嚴峻挑戰,挑戰來自五個層面:
第一是大陸,蔡英文可以哄騙臺灣選民,但騙不了大陸,大陸還是會直接質疑蔡英文對“兩國論”、“台獨”、“九二共識”的看法。
第二是美國,美國也怕蔡英文像陳水扁一樣,挑動台海衝突,將美國拖下水,所以今年上半年,蔡英文要赴美國接受測試。
第三是公民團體和黨內“台獨”勢力,他們本就批評蔡英文的“台獨”立場不堅定,要求她明確表態。
第四是經濟選民的質疑,“九合一”選戰是地方選舉,可以拿來教訓馬英九和國民黨,但大選關乎臺灣經濟與自己荷包生計,就不敢輕易支持蔡英文了。
第五是國民黨的挑戰與質疑,一旦選戰開打,國民黨一定直攻蔡英文這個弱點,蔡英文還能回避或模糊以對嗎?
總之,表面上蔡英文“大選”勝券在握,實質上她的大選之路荊棘遍佈,勝負仍然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