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享受宅女生活
享受宅女生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3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央电大《成本会计》形考作业答案(3)

(2012-05-12 16:32:48)
标签:

育儿

分类: 电大学习

(第13章至第16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采用分类法的目的是(  C C. 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2、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适用于(  D D. 大量大批生产的产品)

3、分类法下,在计算同类产品内不同产品的成本时,对于类内产品发生的各项费用(  D 

   D. 无论直接计入费用,还是间接计入费用,都需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4、材料定额成本应该等于(  A A. 本月投入产品数量)乘以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再乘以计划单价。

5、工时定额是指(  B B. 单位产量的工时标准)

6、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关系是(D. 前者是根据现行定额计算的成本,后者是根据计划期内平均定额计算的成本)

7、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用范围上(  A A. 与生产类型无关)

8、企业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格式和编制的因素是(  C C. 由企业自行确定)

9、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A A. 产品产量 

10、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  D D. 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按照固定的系数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  ABC 

   A. 是分类法的一种    B. 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C. 也叫系数法                       

2、采用分类法,做到既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又使成本计算相对正确的关键是(  ABC 

   A. 产品的分类应适当  B. 选择费用的分配标准要恰当C. 产品分类的类距要适当

3、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  ABCD  )的代数和

   A. 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

   B. 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

   C. 材料成本差异    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4、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  CDE 

   C. 将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

   D. 对定额和差异分别核算     E. 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成本差异计算实际成本

5、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CE 

   A. 计划成本可以是国家下达的指令性指标

   C. 定额成本是企业自行制定的目标成本    E. 企业可制定计划成本,也可不制定计划成本

6、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作用有(  ABC 

   A. 可以按照成本项目考核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

   B. 可以分析本期实际单位成本比上年实际、历史先进水平的差距和变化情况

   C. 可以分析和考核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执行情况

7、主要产品单位产品表反映的单位成本包括(  ABCE 

   A. 本月实际     B. 历史先进水平   C. 本年计划       E. 上年实际平均

8、在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时,单纯产量变动会使(  ABE 

   A. 成本降低额增加    B. 成本降低额减少  E. 成本降低率不变

9、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关比率的有(  ACD 

   A. 产值成本率      C. 成本利润率        D. 销售收入成本率

10、多品种生产的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  ABD 

   A. 产品产量    B. 产品单位成本   D. 产品品种结构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只要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就可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 )

2、按照系数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 )

3、主产品、副产品的分离前应合一类产品计算成本。                            √ )

4、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订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 )

5、只有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才能使用定额计算产品成本。     × )

6、定额法的优点是较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工作量要小。   × )

7、对于同一种产品只能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 )

8、销售成本率是构成比率。               × )

9、比较分析法只适用于同质指法标的数量对比。 (  × )

10、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指标变动的因素有产品产量、产品品种构成和产品单位成本。(  ×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定额法的应用条件及其主要特点。

答: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以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并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

应用定额法应具备的条件:一是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定额管理工作基础较好;二是产品的生产已经定型,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定额法与生产类型并无直接联系,不论哪种生产类型,只是具备上述条件,都可以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

2连环替代法的分析程序和特点是什么?

答:连环替代法是根据因素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依次测定各因素变动支经济指标差异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

连环替代法的分析程序是:1)分解指标因素并确定因素的排列顺序。2)逐次替代因素。3)确定影响结果。4)汇总影响结果。

连环替代法在运用应注意的特点:1)连环替代的顺序性。2)替代因素的连环性。3)计算结果的假设性。

五、计算及分析题

1某企业采用品种法与分类法结合进行产品成本计算,A类产品包括甲、乙、丙三个品种,甲为标准产品。生产费用按类归集,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费用分配的方法是:原材料按定额费用系数为标准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A类完工产品总成本为480920元,其中原材料为269700元,工资及福利费为96760元,制造费用为114460元。产量及定额资料如下:

产品品名

产量

原材料费用

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

系数

400

240

 

20

600

312

 

15

300

216

 

22

要求:(1)计算A类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系数;(2)填制A类产品成本计算单,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A类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目

产量

材料系数

总系数

工时定额

定额

工时

原材料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总成本

单位

成本

分配率

 

 

 

 

 

 

 

 

 

 

 

 

 

 

 

 

 

 

 

 

 

 

 

 

 

 

 

 

 

 

 

 

 

 

 

 

 

 

 

 

合计

 

 

 

 

 

 

 

 

 

 

.

产品名称

单位产品原料费用定额

系数

产品名称

单位产品原料费用定额

系数

240

1

216

0.9

312

1.3

 

 

 

.

A类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目

产量

材料系数

总系数

工时定额

定额

工时

原材料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总成本

单位

成本

分配率

 

 

 

 

 

186

4.1

4.85

 

 

400

1

400

20

8000

74400

32800

38800

146000

365

600

1.3

780

15

9000

145080

36900

43650

225630

376.05

300

0.9

270

22

6600

50220

27060

32010

109290

364.3

合计

 

 

1450

 

23600

269700

96760

114460

480920

1105.354

 

2甲产品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成本,本月份有关甲产品原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国5000元,月初在产品脱离定额的差异为节约145元,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为降低100元,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2)本月定额费用为100000元,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5100元,本月脱离定额差异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间分配。

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1%,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4)本月完工产品的产量500件。甲产品单位产品旧材料费用定额为220元,定额变动系数为0.9

要求:(1)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2)计算本月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3)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费用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1)单位产品材料费用定额=220×0.9=198(元)

完工产品材料定额费用=500×198=99000(元)

2)在产品材料定额费=5000-100+100000-99000=5900(元)

3)脱离定额差异率=-145-5100)÷(99000+5900=-5%

本月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00000-5100)×1%=949(元)

完工产品实际材料费=99000×(1-5%+949+100=95099(元)

在产品实际材料费=5900×(1-5%=5605(元)

3某企业2002年产品生产成本表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实际产量

单位成本

总成本

上年实际平均

本年计划

本期实际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本期实际

可比产品合计

 

 

 

 

 

 

 

 

30

700

690

680

 

 

 

35

900

850

830

 

 

 

不可比产品

 

 

 

 

 

 

 

 

20

 

400

460

 

 

 

全部产品

 

 

 

 

 

 

 

 

产值成本计划数为60/百元,商品产值实际数为(按现行价格计算)102000元。

要求:(1)计算和填列产品生产成本表中总成本各栏数字;(2)分析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3)计算和分析产值成本率计划的完成情况。

产品

名称

计量

单位

实际

产量

       单位成本

           总成本

上年实

际平均

本年计划

本期实际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本期

实际

可比产品合计

 

 

 

 

 

52500

50450

49450

    

30

700

690

680

21000

20700

20400

    

35

900

850

830

31500

29750

29050

不可比产品

 

 

 

 

 

 

 

 

    

20

 

400

460

 

8000

9200

全部产品

 

 

 

 

 

52500

58450

58650

⑵①可比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降低率=(5045049450÷50450×100%1.9822%

不可比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降低率=(80009200÷8000×100%=-15%

全部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降低率=(5845058650÷58450×100%=-0.3422%

产值成本率(元/百元)=58650÷102000×10057.5(元/百元)。

以上计算表明,本月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虽然比计划超支,但本月商品产值也较大,从产品成本率分析看,企业本月生产耗费的经济效益较好。总成本超支是由于丙产品(不可比产品)成本超支所致,可比产品甲与乙成本都是降低的。应对丙产品超支,甲、乙产品成本节约进行进一步分析,寻找具体原因。

4、某企业实行计时工资制度。乙种产品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工资费用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

 

单位产品所用工时

每小时工资费用

直接人工费用(元)

本年计划

15小时

2

30

本月实际

1184小时

25

2960

    要求:计算直接人工费用变动的总差异,并采用差额计算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

直接人工费差异=29.630=-0.4

(1)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影响 (11.8415)×2=6.32

(2)每小时工资费用变动影响 11.84×(2.5÷2)=5.92

   因二因素变动对人工费用的影响 -6.32-5.92=0.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