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成本会计》形考作业答案(2)
(2012-05-12 16:27:53)
标签:
教育 |
分类: 电大学习 |
(第10章至第12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
2、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是(A. 品种法)
3、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各批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都是利用( C. 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4、下列情况中,不宜采用简化分批法的是(
5、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一般应采用(
6、成本还原分配率的计算公式是(
7、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可以分为(A. 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8、进行成本还原时,应以还原分配率乘以本月(B. 所产该种半成品)各个成本项目的费用
9、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指在( C. 前面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10、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A. 不能全面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适用于(
2、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 ABE
3、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计算对象可以按(
6、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
D. 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
7、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优点是( ACD )
8、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可分为( DE )。
9、采用分步法时,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步骤可以(
10、品种法适用于( BD )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品种法的特点是不要求按产品的批别但要求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成本。( ×
2、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
3、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时,如果在一张定单中规定的产品不只一种,还要按照产品的品种划分批别组织生产,计算成本。
4、如果同一时期内,在几张订单中规定有相同的产品,还应按订单确定批别,分批组织生产,计算成本。
5、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中,如果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就可以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6、为了减少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工作,提高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尽量使同一批的产品能够同时完工,避免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产品的批量越小越好。( × )
7、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8、成本还原的对象是产成品成本。
9、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有利于从整个企业角度分析和考核产成品成本的结构。( ×
10、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各生产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什么是成本还原?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
答:所谓成本还原,就是将产成品耗用各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成本还原的方法是从最后步骤开始,将其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成本还原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成本控制,分析各个环节成本投入产出,以求能够分环节尽量降低成本,提高总体效益。
2、什么是综合结转法?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综合结转法的特点有:1)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原材料”、“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综合记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2)实物流与核算结转一致。
其优点是:可以在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有利于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
其缺点是:为了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加强企业综合的成本管理,必须进行成本还原,从而要增加核算工作量。
五、计算及分析题
1、某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该企业生产A产品顺序经过三个生产步骤(不经过半成品库),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产,在产品成本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各步骤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序为50%。
产量资料如下表:
项 |
一步骤 |
二步骤 |
三步骤 |
月初在产品数量 |
80 |
40 |
120 |
本月投产数量 |
120 |
140 |
160 |
本月完工数量 |
140 |
160 |
200 |
(2)成本资料见下表:
项 |
第一步骤 |
第二步骤 |
第三步骤 |
|
原料 |
加工费 |
|||
月初在产品成本 |
6240 |
1000 |
980 |
120 |
本月生产费用 |
3120 |
650 |
1050 |
360 |
合 |
9360 |
1650 |
2030 |
480 |
要求:(1)计算各步骤应计入A产品成本的“份额”,将计算结果直接填入各步骤成本明细账内。(2)将各步骤应计入A产品成本的“份额”平等结转、汇总,编制A产品成本汇总表。
摘 要 |
直接材料 |
加工费 |
合计 |
|
摘 要 |
加工费 |
合计 |
期初在产品 |
6240 |
1000 |
9240 |
|
期初在产品 |
980 |
980 |
本月生产 |
3120 |
650 |
3770 |
|
本月生产 |
1050 |
1050 |
费用合计 |
9360 |
1650 |
11010 |
|
费用合计 |
2030 |
2030 |
约当产量 |
360 |
330 |
|
|
约当产量 |
290 |
|
分配率 |
26 |
5 |
|
|
分配率 |
7 |
|
产成品份额 |
5200 |
1000 |
6200 |
|
产成品份额 |
1400 |
1400 |
期末在产品 |
4160 |
650 |
4810 |
|
期末在产品 |
630 |
630 |
原材料约当产量=200+(60+20+80)=360件
加工费约当产量=200+20+80+60*50%=330件
第三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摘 要 |
加工费 |
合计 |
|
项 |
直接材料 |
加工费 |
合计 |
期初在产品 |
120 |
120 |
|
第一步骤 |
5200 |
1000 |
6200 |
本月生产 |
360 |
360 |
|
第二步骤 |
|
1400 |
1400 |
费用合计 |
480 |
480 |
|
第三步骤 |
|
400 |
400 |
约当产量 |
240 |
|
|
总成本 |
5200 |
2800 |
8000 |
分配率 |
2 |
|
|
单位成本 |
26 |
14 |
40 |
产成品份额 |
400 |
400 |
|
|
|||
期末在产品 |
80 |
80 |
|
|
加工费约当产量=200+80*50%=240件
2、某企业甲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生产半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按照所需数量向半成品库领用。已知: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550件,其单位成本207.10元。其他资料见下表:
产品成本明细账
摘 要 |
半成品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
合计 |
期初在产品 |
95000 |
4950 |
24750 |
124700 |
本月生产 |
|
7850 |
38450 |
160205 |
费用合计 |
|
|
|
|
产成品成本 |
|
|
|
|
期末在产品 |
|
|
|
|
要求:填表计算产成品成本。
产品成本明细账
摘 要 |
半成品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
合计 |
期初在产品 |
95000 |
4950 |
24750 |
124700 |
本月生产 |
113905 |
7850 |
38450 |
160205 |
费用合计 |
208905 |
12800 |
63200 |
284905 |
产成品成本 |
142405 |
10400 |
51200 |
204005 |
期末在产品 |
66500 |
2400 |
12000 |
80900 |
3、某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要求:将本月所产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100件)
项目 |
分配率 |
半成品 |
原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
合计 |
还原前 |
|
15200 |
|
6420 |
5880 |
27500 |
本月生产 |
|
|
18240 |
6980 |
5180 |
30400 |
成本还原 |
|
|
|
|
|
|
还原后 |
|
|
|
|
|
|
单位成本 |
|
|
|
|
|
|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100件)
项目 |
分配率 |
半成品 |
原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
合计 |
还原前 |
|
15200 |
|
6420 |
5880 |
27500 |
本月生产 |
|
|
18240 |
6980 |
5180 |
30400 |
成本还原 |
0.5 |
-15200 |
9120 |
3490 |
2590 |
0 |
还原后 |
|
|
9120 |
9910 |
8470 |
27500 |
单位成本 |
|
|
91.2 |
99.1 |
84.7 |
275 |
(1)还原分配率=15200÷30400=0.5
(2)还原计算过程:
原材料:0.5×18240=9120(元)
直接人工:0.5×6980=3490(元)
制造费用:0.5×5180=2590(元)
(3)还原后总成本:
原材料=9120(元)
直接人工=6420+3490=9910(元)
制造费用=5880+2590=8470(元)
4、某企业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甲产品成本。3月份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有关资料如下:
1023批号:1月份投产22件。本月全部完工,累计原材料费用79750元,累计耗用工时8750小时。
2011批号:2月份投产30件,本月完工20件,累计原材料费用108750元,累计耗用工时12152小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80%;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所耗工时。
3015批号:本月投产5件,全部未完工,累计原材料费用18125元,累计耗用工时2028小时。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归集的累计间接计入费用为:工资及福利费36688元,制造费用55032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和甲产品各批完工产品成本(列出计算过程)。
累计工时=8750+12152+2028=22930(小时)
累计直接人工费分配率=36688÷22930=1.6(元/小时)
累计制造费用分配率=55032÷22930=2.4(元/小时)
1023批产成品:直接人工费=8750×1.6=14000(元)
制造费用=8750×2.4=21000(元)
产成品成本=79750+14000+21000=114750(元)
2011批产成品:材料分配率=108750÷30=362.5(元/件)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362.5×20=72500(元)
在产品约当产量=(30-20)×80%=8(件)
工时分配率=12152÷(20+8)=434(小时/件)
完工产品工时=434×20=8680(小时)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8680×1.6=13888(元)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8680×2.4=20832(元)
完工产品成本=72500+13888+20832=1072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