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私有化的力量

(2016-06-10 12:45:05)
标签:

黄建平

投资

医药

私有化

国有企业

分类: 随笔写写


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私有化的力量。

医药公司里恒瑞、正大天晴、石药集团都是创新药行业内实力排名靠前的公司,他们现在都不是国企,但是以前他们都是国企。

恒瑞医药于1970年建厂,当时名字连云港制药厂,后来孙飘扬当厂长,经营的绘声绘色,股权逐步从国有变成私有,公司上市后曲线MBO,现在成为中国NO1的创新药企。

正大天晴前身是江苏天晴药业,国有企业,后来正大集团入股,成为合资公司,从一个小厂发展为肝病领域龙头,又进一步延伸至癌症、消化、呼吸等领域,论研发投入,正大天晴在中国排名第一,2015年中国生物制药年报显示研发投入13亿港币,超过恒瑞的9.8亿元人民币。

石药集团2007年被联想控股收购之前是河北省国有企业,联想收购后,效率提升,连续几个重磅产品上市,石药集团的股价也翻了若干倍,联想控股之后将股权部分转让给管理层,联想控股自身也实现了N倍的收益率。

纵观这些医药企业,股权民营化之前,企业都处于经营无起色状态,甚至一些出现经营困难,民营化之后,理清了股权关系,激励制度更优,效率提升,产值提高,工人待遇更好,税收更多,这个多方共赢的局面。

再看看许多国有企业还陷在泥潭中,效率效益低下,员工待遇低,决策频频失误,处于多方损失的状态,该彻底转变思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