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黄建平医药投资 |
分类: 随笔写写 |
基础知识、行业状况和前景分析略过,直奔主题。
胰岛素因为是蛋白质大分子,生产技术难度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可以从行业内主要玩家的发展历程和竞争态势观察。
国际上的主要胰岛素生产企业为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比如第三代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由赛诺菲研发生产,于2000年上市,然而15年过去了,全世界只有中国的甘李药业在2005年研发成功上市。而第二代重组人胰岛素由礼来研发生产,于1982年上市,国内第一家研发成功的是通化安泰克,于1998年上市,研发人就是甘李的创始人甘忠如,通化安泰克是通化东宝和美国安泰克的合资公司,后来甘忠如建立了甘李药业的前身,又研发成功了第三代速效赖脯胰岛素和长效甘精胰岛素。
后来甘李和通化东宝分道扬镳,两家签署协议,于2011-2014年3年内,通化东宝不能生产第三代胰岛素,甘李药业不能生产第二代胰岛素,于是目前通化东宝的主要胰岛素产品是第二代重组人胰岛素,甘李药业的主要产品是第三代速效赖脯胰岛素和长效甘精胰岛素。
国内企业里面持有第二代胰岛素生产批件的还有科兴生物、万邦生物(复星医药的子公司)、联邦制药,拿到批件的时间分别为2002年、2004年、2010年,但是前两个公司生产的重组人胰岛素市场上基本看不到,据报道是质量不过关。联邦制药和美国某公司花了约10年,用一种新的发酵方式研发成功了重组人胰岛素,上市后销售收入快速增长,2015年销售收入约4亿港元。
国内有些大腕级药企想弯道超车,直接上第三代胰岛素,例如恒瑞和正大天晴,不幸的是,他们俩的临床申请在2015年双双被退回,可见胰岛素的研发生产壁垒挺高。
在研发能力上,国内甘李药业无疑是老大哥,是目前唯一能生产甘精胰岛素的国内公司,甘李的门冬胰岛素正在报生产,老二的位置目前看是通化东宝和联邦制药来争夺。然而,通化东宝是依靠甘李药业的创始人甘忠如才研发成功二代胰岛素,两者分道扬镳以后情况怎么样呢?可以从通化东宝和联邦制药的第三代申报排位战上观察。
第三代胰岛素目前申报的三个热门是短效的门冬胰岛素、长效的甘精胰岛素和长效的地特胰岛素。国内门冬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都是联邦制药先于通化东宝申报临床,不幸的是,通化东宝这两个品种都在报临床阶段还被退回重报,等通化东宝重报获批临床后,发现被联邦制药甩的老远。而地特胰岛素的临床申报上,联邦制药也领先通化东宝约2年。
联邦制药的甘精胰岛素已经报生产,顺利的话1年内获批上市,门冬胰岛素完成了临床实验,正准备报生产,而通化东宝的两个品种都处在临床阶段,落后一截,临床效果如何还不清楚,毕竟通化东宝没有自己研发成功过胰岛素。然而另一方面,即使联邦制药的第三代胰岛素先上市,在销售实力上,短期可能落后通化东宝一截。
总体看,国际三巨头占有国内胰岛素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考虑到中国庞大的糖尿病市场和低比例的用药率,国内胰岛素市场的肉还是很多的,甘李药业正在申请A股上市,未来甘李药业、通化东宝、联邦制药大概率是国内胰岛素领域的主要玩家,而主要看点在于联邦制药能否弯道超车通化东宝,目前看来这个概率也不小。
$联邦制药(03933)$
$通化东宝(SH60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