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李美娜小学三年级“反复结构的童话”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2018-12-13 15:57:44)
标签:

教学设计

分类: 语文教研组

小学三年级“反复结构的童话”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萃取

(1)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去年的树》《总也到不了的老屋》:通过反复结构推进故事情节(复习完成学习单)(2) 课外阅读文章《七颗钻石》:课文记叙了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水罐因为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而装满了水。后来水罐又变成银的、金的,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预习思考: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3) 课外阅读文章《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文章记叙了大海边住着一对老夫妻,老头出海打鱼时放生了一条会说话且能满足老头子愿望的金鱼,凶狠的老太婆得知后便三番五次地要求老头子找金鱼满足她的各种愿望,最后老太婆仍衣衫褴褛地坐在门前。(预习思考:老太婆想实现哪些愿望?)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1) 借助结构图,发现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

  (2) 学习比较性阅读,了解反复结构的基本特点。

  (3) 运用结构图,合作创编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激发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

  1. 交流阅读感受,发现反复结构

  (1) 课前阅读四个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交流读后体会。

  (2) 借助结构图,发现规律。

  教师示范,梳理《七颗钻石》结构图。

  学生自主选择或自创结构图,分组梳理《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故事情节,发现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

  2.思考: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一般会反复几次?可以一直这样反复下去吗?了解童话故事反复的“次数”特点。

  3. 运用结构图,合作创编故事

  (1) 读故事开头,讨论:会去干什么呢?

  (2) 四人小组合作,填结构图,口头创编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

  四、教学设计的意图

  1. 帮助学生确立实用的阅读方向

  现代人的阅读变得更加快捷,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信息。这是好事,但对于阅读者也提出了挑战。

  如果有人能看到一篇一篇文章之间的关联,学会整合,学会将散乱无序的信息提升为系统化的知识,那么他的阅读将变得有效。群文阅读就是要帮助身处“碎片化”信息时代中的孩子如何去学习、面对这种阅读的挑战。如何帮助他们呢?就是模拟生活,同时将多篇文章放到学生面前,而且这几篇文章是“结构化”的,是有内在联系的。如在这堂课中所选的四个童话,都是“反复结构”的,两篇课内两篇课外,这样有内在关联的文章,是适合让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的,是“便于”让学生有所发现的。

  2. 帮助学生学习实用的阅读策略

  近几年,随着 PISA、PIRLS 阅读测试的引进,大家开始关注“教阅读”和“阅读策略”。我们发现,伴随着质疑与思考,有许多显性的阅读策略需要掌握,如“连接”“重读”“比较”“统整”……并且这些阅读策略是可教可学的“。群文阅读”可以依凭“多文本”的优势,教学生一些实用的阅读策略。本节课的阅读策略是:第一,帮助学生学习比较性阅读策略;第二,引导学生如何使用并借助结构图发现反复结构的故事,我们将该阅读策略细化成了具体是哪些结构图、如何使用结构图、有了结构图可以做些什么,将阅读策略现实可行地和教学步骤紧密结合起来,降低了学生掌握阅读策略的难度,提高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充分发挥了阅读策略指导的优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