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下册《呼吸与交换》教学设计

(2017-06-14 09:22:30)
标签:

教育

分类: 科学教研组

 

6.《呼吸与交换》教学设计及反思

【授课教师】陈新茹

【授课时间】2017.4.13

【教材理解】

《呼吸与交换》是六年级《奇妙的人体》单元的第三课。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人体系统的构成及消化系统,为本课的学习从知识、方法上奠定了基础。

本课将引领学生学习人体又一重要的系统——呼吸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功能。学生通过体验呼吸、制作肺模型,识别呼吸系统中主要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呼吸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呼吸与保健的具体措施,培养学生制作模型、搜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

【设计理念】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体验是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做中学”强调动手动脑是孩子们提高学习效率的主要途径。课堂上,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或小组实验,或小组讨论,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注意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为学生创造学习科学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实践能力。

【学情简介】

六年级学生对人体结构的奥秘有强烈的好奇心。根据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六年级学生具有以下的特点: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敢想、敢做。因此,非常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的学习习惯,养成探究式学习的良好习惯。

另外,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呼吸系统有了一个基本了解,为本课教学奠定了一定基础。学生都比较喜欢动手制作,因此本课设计了一个制作——肺的模型,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会有很浓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观察出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的变化。

2.学生能通过拼图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并有根据的解释人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及交换的物质。

3.能使学生按要求制作肺模型,并利用肺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4.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5.能使学生具有保健意识,呼吁身边的人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呼吸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解释人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难点:学生类比推理呼吸原理时,如何进行描述或概述。

【教学方法】观察法、谈话法、讲授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人体呼吸器官示意拼图肺模型制作材料:瓶子(冰红茶)、气球、剪刀等。

【课时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提出目标:今天这节课,老师希望大家做到讨论时能各抒己见,动手操作时能积极尝试,遇到困难时能想方设法,有不同意见时能大胆陈述,而有矛盾冲突时又能够相互谦让。你的精彩表现将会为你们小组赢得荣誉,你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呼吸

1.出示课题,关注呼吸。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呼吸与交换》。呼吸虽然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但我们却很少关注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郑重其事的的体验一下呼吸。

2.游戏激趣,体验呼吸。

师:请大家坐端正,体验时注意:保持平静自然状态,不要故意把肩耸起来。听老师口令:把双手放在胸廓部,一起吸---呼。这就是深呼吸,虽然我们平时的呼吸没有这么强烈,但它们的过程是一样的。

(学生进行体验活动。)

师: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当我们呼吸的时候,胸部是如何变化的呢?

生:吸气时胸廓会扩大,呼气时胸廓收缩。

师:人体在呼吸时,胸廓为什么会扩大或者缩小呢?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认识一下呼吸器官。

(设计意图:学生做游戏,目的并不是玩,而是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对所发现的现象提出质疑,这也是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1. 巧用识图法,认识呼吸器官。

师:在每一组的课桌上,都摆有一幅图。请你把认为正确的呼吸器官选出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下记号。(学生识图。)

师:谁来说一说,哪些器官属于呼吸器官?

学生自由回答。

师:很多同学都选择了鼻腔,为什么选择它?

生:因为呼吸时,我们首先会用到鼻子,空气一般是从鼻子吸入,在呼出。

师:还有的同学把口腔当作了呼吸器官,到底是不是呢?

口腔就是嘴,能吸气和呼气吗?同学们可以试一下。

生齐声说:可以。

师:在正常情况下,用嘴呼吸吗?

生:不用。

师:什么情况下用嘴来呼吸?

生:感冒的时候

生:如果跑步的时候喘气,鼻子不够了,就用嘴。

师:请问,你们用嘴呼吸的时候感觉舒服吗?有什么感觉?

生:很不舒服。

师:用鼻子呼吸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鼻子呼吸有独特的地方吗?谁来说一说。

生:鼻子里有鼻毛。可以把去掉空气里面的脏东西。

生:还可以让吸进去的空气变得温暖,不会难受

师:你说得真棒!鼻子里有鼻毛,能滤去空气中的灰尘。冬天的时候鼻粘膜能让空气湿润,加温,这样的空气吸进去后还会不舒服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嘴巴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的,而鼻子才是真正用来呼吸的,所以,我们来看嘴不能列入呼吸器官。接着说。

师:大家为什么没有选择食道呢?

生:因为它们属于消化器官。

师:还有一个器官,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就是膈肌。有的组选择了,有的组没有选择,说明大家有不同看法。其实膈肌也是重要的辅助呼吸器官,它把我们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离开来,具有较强的力量,能在胸腔和腹腔之间进行上下运动。下面我们看一下完整的呼吸器官。

(课件出示完整的呼吸器官示意图。)

师:这些呼吸器官就构成了我们人体的呼吸系统。让我们把大家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老师板书)

呼吸器官: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边板书边介绍:在这里老师要强调两个器官的写法:“ 喉”字中间没有一小竖,千万不要插个小棍子,“肺”字的右半部不是城市的“市”,应该是“一通到底”。)

2.依据经验和资料,理清呼与吸的通道顺序。

师:同学们认识了呼吸器官,那空气是以怎样的顺序经过人体的呼吸器官呢?

生:先是通过鼻,在经过气管、支气管,最后进入肺里。

师:你说的顺序是呼还是吸?

生:我说的是吸气的过程。

师:那呼气的过程又是怎样?

生:正好颠倒过来,先是肺,再经过支气管、气管,最后从鼻子里出来。

播放呼吸的过程

师:老师做了多媒体课件,请你认真看,细心的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1:呼吸时肺和膈肌都在运动。

2:吸气时肺变大,呼气时肺变小。

3:呼入体内的气体和呼出体外的气体着色不一样。

师:课件中用不同颜色模拟了吸入体内和呼出体外的气体,知道为什么吗?(红色代表氧气,蓝色代表二氧化碳等废气。)

(师板书:新鲜空气和二氧化碳等废气)

师:新鲜空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到我们的肺里,为我们的身体带来新鲜的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废气,所以说肺有交换的作用。

三、模拟实验,类比推理

1. 制作模型,实验观察

师:由于肺位于人体内部,它工作时我们能感受到它的变化,却不能凭肉眼观察到,怎么办?

生:做模拟实验。(若学生说不出来,师提议做模拟实验)

师:你们真聪明!首先看一下实验器材,有塑料瓶、气球、橡皮膜。现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认为用什么物品可以模拟呼吸器官的胸腔、膈肌和肺呢?(学生开始讨论,师在黑板上板书:瓶子、气球、橡胶皮膜和胸腔、肺、膈肌)学生交流后说班内展示说。

下面咱们就来个肺模型制作小组夺冠赛,先听我说一下比赛规则和比赛内容。比赛分三个环节:制作肺模型、解释肺模型、合作演示。

第一环节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第二环节围绕老师的两个提示展开;第三环节在第二环节的基础上进行,说与操作的同学要配合得默为宜。(教师出示制作要求。学生制作模型,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学生实验,观察气球的变化。)

第一环节做得又快双好的取胜。

四、类比推理,概括总结

1.解释肺模型(3组)

师:谁来说说,在使用这个模型的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向下拉扯皮模时,气球变大了。

师:为什么呢?

生:里面充气了。

师:那向瓶内推压皮膜时,气球有什么变化?

生:气球变小了。

师:你这里说到了变小,变小说明了什么?

生:里面的空气被排出去了。

师:橡皮膜向下拉扯时,气球是在吸气;皮膜向上推压时,气球是在呼气。

师:根据同学们的描述,老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看能不能更好地帮助同学们理解肺模型的呼吸?

(课件演示动画:模拟呼吸)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这个模型的变化过程,而在前面我们提到了这个模型是仿照呼吸器官进行制作的。请你根据这个模型的变化过程,推想一下人体呼吸运动与什么器官密切相关?

生:与膈肌有关。

师:这一器官是怎样引发呼吸运动的呢?请大家在小组讨论一下,用较为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参考提示卡。)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汇报时,请说明你的理由。

生:因为皮膜代表的是膈肌,所以我觉得膈肌向下移动时,肺部就会吸入空气,我们也会看到胸部轮廓变大;膈肌向上移动时,肺部的空气就会排出,我们也会看到胸部轮廓变小。

师:吸气时,膈肌向下移,胸廓向外扩张,胸腔内的空间变大了,空气就进入了肺里;呼气时,膈肌向上移,胸廓向内收缩,胸腔内的空间变小了,空气就排出体外。

师:同学们通过实验解释了人体是如何进行呼吸的,真棒!评选出小组冠军,送上掌声表示祝贺。其他同学表示得也很出色,表示要放视频奖励一下。

五、联系实际,交流拓展。

师:现在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再次感受呼吸对人体的作用。

课件播放视频:卖车片段)……

师:范伟怎么迷糊了?

生:缺氧了。

师:为什么范伟会缺氧?

生:没有呼吸。

师:就像上课伊始我们说的呼吸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它和吃饭喝水不一样。我今天心情不好,可以不吃饭,今天心情不好,能不能不呼吸?

生:不行。

师:当然不行,呼吸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它的存在意味着生命的延续。由此可见,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至关重要!

师:(出示两张照片:一张是健康的肺,一张是吸烟者的肺)最后请同学们来看两张不同肺的图片,你们知道这两个肺的不同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吸烟时,烟雾中的许多物质如烟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进入人体,对人的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和肾、肝等器官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吸烟会降低记忆力,分散注意力。

吸烟的孕妇会直接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吸烟还会会增加癌症的发病机会,有资料表明,吸烟人患肺癌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高10-20倍,并且死亡率也比不吸烟的高8-15倍。

师:看了这幅图你想对哪些人说什么话。

生:“我想对爸爸说,别吸烟了你的肺会被烟熏坏”

“我想对爷爷说,以后要少吸烟”

“我想对吸烟者说‘给我们一个清新的空气’”

“我想对儿童说,要远离烟雾”

……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非常聪明,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动手能力也很强,给我留下了的印象太深刻了,比我想象的还要好。那么,大家一定也有很多收获,谁想谈一谈?

生:谈收获

七、布置作业

师:我们的生命离不开呼吸,每时每刻都在呼进空气,如果我们吸进的气体含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就会损害我们的呼吸系统,作为地球家园的一分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课下搜集能使我们的呼吸系统健康成长资料。下节课我们开个健康交流会。”

请孩子们课下的时候多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

【板书设计】

6、呼吸与交换

呼吸系统:

新鲜空气                                           吸气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下册《呼吸与交换》教学设计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下册《呼吸与交换》教学设计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下册《呼吸与交换》教学设计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下册《呼吸与交换》教学设计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下册《呼吸与交换》教学设计 鼻腔                   气管        支气管     

 

二氧化碳                                           呼气

 

瓶子           胸腔

气球           

橡胶皮膜       膈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