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张宁五年级科学下册《溶洞里的钟乳石》教学设计

(2017-05-26 13:11:42)
分类: 科学教研组

   《溶洞里的钟乳石》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张宁

【授课时间】2017519

【教材理解】《溶洞里的钟乳石》继续引领学生探究自然力量对地表变化的影响,通过美丽的钟乳石图片,提出“钟乳石是如何形成的”进入活动,“猜钟乳石的形成”,结合实验进行有根据的猜想。然后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完成钟乳石的形成实验,进一步推出钟乳石的形成。通过阅读科学在线,使学生对钟乳石的形成有了更深的理解。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验视频体会自然界中钟乳石的形成。教学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使学生增强理解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感慨大自然的神奇。

【学情简介】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两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他们这个年龄对于大自然的变化非常感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研究。我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引领学生观看图片和实验,探索大自然奥秘,进一步感悟各种自然力量包括温度变化、水、空气等外力对地表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钟乳石的有关图像提出关于钟乳石的各种假设。

2.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3.能用文字的语言赞美钟乳石构成的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景象。

4.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5.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钟乳石、石笋以及石柱的成因。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关于钟乳石形成原因的猜想和模拟实验等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方法】谈话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石灰岩、醋酸、滴管、盘子、尽可能丰富的钟乳石图片、视频资料、烧杯、碟子、曲别针、线绳、苏打晶体、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课

1.我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去那里,除此之外,桂林还有许多溶洞,溶洞里的钟乳石随处可见,有看过的孩子吗?

2.没有看过也没有关系,

3.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桂林,去看一看溶洞里的钟乳石。(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有没有去过。

 

给学生一种神秘感,激发学生对钟乳石的兴趣。

二、新授

1.请大家跟我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

2.看了钟乳石的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3.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一场探秘钟乳石的旅行。

4.去过桂林的同学回忆一下,你去的那几天天气怎么样?

5.组织学生讨论:钟乳石的形成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出示温馨提示

6.组织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7.石灰岩是怎么变成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的呢?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

8.介绍实验材料、方法、注意事项。实验时认真观察岩石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与钟乳石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9.组织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10.组织学生汇报

 

11.在桂林石灰岩到处可见,自然界中的酸是哪来的呢?

12.雨水都是酸性的,在实验中我们用醋酸模拟了酸性的雨水。根据刚才的实验现象,你认为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板书)

14.讲解:钟乳石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很难看到。但我们可以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在短时间内观察钟乳石的形成。出示模拟实验。

15.讲解:教师请学生讲解实验材料、步骤、教师指导孩子观察现象。(教师出示自制的钟乳石)同学们课下可以试着做一做。

16.通过模拟实验,我们谁能进一步推断出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17.播放短片——钟乳石的形成

18.短片中除了介绍钟乳石的形成,还提到了哪两种事物?是怎样形成的?

19.讲解:钟乳石就像冬天里挂在屋檐下的冰柱,从上面垂下来,石笋就像春天从地面下“冒”出来的竹笋。二者连起来就是石柱。

20.我们知道钟乳石的形成是漫长的,那一年钟乳石长多长啊?

21,咱班也有一些孩子去过溶洞并且与家人合影留念,我们看一看。

观看

回答:我看到了漂亮的石花……

我想问问这么漂亮的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回答:我去的那几天光下雨了、那里天气闷热……

 

 

读温馨提示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倾听、思考

 

 

 

倾听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现象:冒气泡了,可能是石灰岩溶解了……

 

回答:来自雨水

 

 

 

回答:石灰岩不断地被酸性的雨水溶解,后来就形成了钟乳石。

 

 

 

倾听

 

 

 

 

观看、倾听

 

 

回答:石灰岩不断被雨水溶解,沉积下来形成各种各样的钟乳石。

观看、思考

 

回答:石柱、石笋。在水滴落到洞底的地方,水滴留下的沉积物逐渐往上堆积,就形成石笋。当钟乳石和石笋相接到一起时,便形成完整的石柱。

 

倾听

 

 

 

学生猜想、倾听、观看

 

通过欣赏钟乳石的图片

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引导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讨论。

 

 

 

 

 

 

使学生明确实验时的注意事项,有目的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边实验边思考的习惯。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通过出示模拟实验,感受钟乳石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亲自模拟实验的欲望。

 

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看,养成边看边思考的习惯。

 

 

通过形象的比喻,引导学生加深对钟乳石形状的理解。

使学生深入理解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感受钟乳石的形成是缓慢的。

三、结束

1.孩子们有时间和爸爸妈妈去游览一番,到时候请你给父母介绍一下形态各异的钟乳石以及钟乳石的形成。好,亲爱的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就探究到这儿,下课!

倾听

引导学生亲自去溶洞看看钟乳石的欲望。

 

【板书设计】 

 15 溶洞里的钟乳石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张宁五年级科学下册《溶洞里的钟乳石》教学设计                    条件:石灰岩 

   钟乳石形成 

原因:溶解   沉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