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纪爱香三年级科学《认识空气》教学反思
(2016-12-13 14:01:45)
标签:
教育 |
分类: 科学教研组 |
2016-2017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认识空气》教学反思
骊城学区第一小学
《认识空气》这一课通过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和基本物理性质。首先,从组织学生找空气开始,帮助学生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空气与水的相同点,并通过与水的对比,认识空气的一些基本性质。
本课主要通过“感觉空气”的活动,要求学生设想多种方法、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通过“找空气”活动,引导学生在经历探究过程的同时体会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学习主要以兴趣为主,观察事物的方法往往只停留在其表面,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吸引,探究的开展也是随兴所至,探究过程比较简单、短暂而且不严格,非常需要教师引导和点拨。
通过游戏引趣,以憋气活动导入新课:闭上嘴巴、捏住鼻子后有什么感觉?从而引出今天研究的对象,揭示课题《空气在哪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活动又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在课的一开始做一个小小的“热身”游戏,不但能营造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引导他们积极地投身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借助塑料袋,帮助学生感受“空气”的特征。学生用塑料袋捉空气,证明空气到处都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不断鼓励孩子多观察、多动手、多发现,并教给学生记录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看图标去实验探索,再有序地记录自己的结果,这样在讲述时更能“提醒”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的科学态度。
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上,联系生活实际紧密,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举一反三,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学生对空气的认识逐渐加深。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反馈,注重评价,对学生在实验观察中的新发现给予及时鼓励,使学生乐学、善学。这样有利于激发三年级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将他们对科学的好奇转化为自觉的探究活动。
虽然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由于自己对科学学科初次尝试,在教学中还是有许多不理想之处。学生初学科学课,教师在教学中给予一定的“扶”是必要的,可是,不易多“扶”。在这点上,我还需努力,适当的“扶”,逐渐达到放手,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多做,多思,是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在不断的学习中更突出,更明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