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观望了,遇到适合自己的就出手吧

(2012-01-02 11:54:46)
标签:

开发商

土地出让

房地产

宏观调控

观望

出手

房产

分类: 地产随笔

2011年全国13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8634.4亿元,同比减少13%。其中上海土地出让金1260亿元,居全国第一,但与前年相比减少16.7%;北京位列第二,同比减少37.9%,降幅非常明显。根据《2011年中国130个城市土地市场交易情报》显示,成交量减少和成交单价下降是住宅类用地出让金减少主因。开发商资金链紧张,整体拿地热情不高,全国各大中心城市成交量、成交单价下跌,各地缓拍、流拍现象屡见不鲜,土地市场似乎已经进入名副其实的“寒冬期”。 然而,与大部分房企疲于卖房无力买地不同的是,一些“实力派”开发商近乎疯狂地逆市拿地、出手豪爽,似乎没有感受到一丝寒意。

12月19日,央企中化方兴和融创集团首次在北京合作拿地,以30.67亿元的价格拿下北京市来广营居住及商业金融地块。12月21日,葛洲坝集团以9.5亿元获得北京市大兴区一住宅地块。12月19日,保利地产在石家庄以总价20.22亿元拿下石家庄市两块地块,总计约456.36亩。12月22日,万达在南京土地拍卖会上以19亿元拿下一块商业金融用地。11月初,香港特区最大的开发商之一的和记黄埔以8亿元拍得广东省佛山市一商居用地。12月份,和记黄埔联合长江实业再次出手,以19亿元的总价拿下大连市一块住宅商业混合用地。12月22日香港另一家“重量级”房企香港置地表示,将斥资38.6亿元在重庆市购置52公顷土地,开发高档住宅项目。与港资比,新加坡嘉德置地手笔更大气,11月29日,斥资65.36亿元收购了重庆市中心一黄金地块,用于开发地标性综合房产项目。而年底最轰动的恐怕就是娱乐明星潘石屹同志以40亿元的价格分别间接收购上海证大和绿城中国持有的上海海之门房地产有限公司40%和10%的股权,进而收购上海“外滩地块”50%的权益了。

难道是这些企业认为房地产业马上就要回暖了,其实更方面的情况并不乐观,此时说楼市回暖为时尚早。那为什么这些企业会频频出手呢?

第一,房地产开发的周期性。房地产开发的周期性相对较长,从拿到到取是预售许可证至少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到竣工则至少要2年左右甚至是更长的时间,而2011年土地出让情况不理想,也就是说在2012年底到2013年房地产市场将会面临因为2011年土地出让不足导致的供量不足,而供不应求将最终导致房价的上涨。

第二,房地产政策的预期。对于宏观调控来讲,目前从中央传递出来的信息依然是坚持调控不放松,但是对于明年下半年来讲,或许会有转机。就像2007年的宏观调控一样,2008年上半年效果逐渐显现,房价下行趋势明显,但是在2008年9月开始以南京为代表的各地方开始救市。而现在各地方政府的情况同2008年也差不多,对限购政策的暧昧,对前期购房者对于降价后砸售楼处引起的社会不和谐的报道,都显示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

第三,各开发商自身的情况。目前一说到开发商,谈的最多的就是绿城了,一谈起来就是宋卫平的过冬论,诚然,绿城是一个成功的一线开发商,但是他的情况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开发商。就像潘石屹同志高调收购上海地王50%的股权一样,不是每个开发商都缺钱的,潘石屹帐面上170亿,除去此收购,还有130亿,你让他把这些钱存在银行收利息啊。而上海地王前次股权转让的价格是以复星国际为首的合资公司以95.7亿元的代价收购了65%的股权,这么大个便宜谁不想占啊。

开发商尚且如此,购房者就更不用谈了。很多人在等房价的最低点,但是这个低点你等得到吗?让我们看看股市,股市一直不停地波动着,而且波动的幅度和速度远大于房价的波动速度,但是有几个人能真正抄底呢,就像那句老话,当我们没有买股票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当我们兴冲冲地买了股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再让我们看一看上一轮宏观调控的情况,那是2007年9月央行和银监会出台了二套房贷款政策,配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一线城市房价在2008年年初开始下跌,二线城市从2008年年中开始下跌,很多人当时也没有出手,但是在2009年年初,出现了小阳春,当人们还在议论会不会有倒春寒的时候,房价已如的卢快马,绝尘而去。所以广大购房者,如果是想买房的话,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出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