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方政府不能单纯依靠土地财政

(2011-10-07 01:19:24)
标签:

土地出让

财政收入

成交价款

地方政府

大同市

耿彦波

房产

分类: 地产随笔

据报道,我国多个城市土地市场遭遇严冬,以往“抢地”的场面不再,大部分土地都以底价成交。上海今年前8月土地出让金为743.1亿元,仅为去年全年的48.4%,但仍然位列全国第一;北京前8月经营性用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合计为671.95亿元,仅相当于去年全年土地收入的40.9%;深圳上半年的土地出让金总量也同比下降超过40%……地方政府依靠卖地“过日子”的情况将难以为继。

曾几何时,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管清友在其微博中对此进行了披露,结论令人震惊:1989年至2010年的21年间,全国土地成交价款增长了6732倍,而卖地收入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涨幅也超过300倍。管清友在微博中列出的这份名为《土地成交价款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的统计表,逐年列举了从1989年到2010年的土地成交价格、地方财政收入及比例3部分内容。从表中可以看出,数字增长之快令人咂舌。就土地成交价款来说,1989年为4.47亿元;1991年突破百亿,为101.87亿元;此后逐年增长,期间稍微波动,但大部分时间维持在五六百亿元。但到了2001年突然大增,猛涨至1296亿元。此后的10年间,这一数字更是逐年飞涨,2007年突破万亿,2010年达到令人吃惊的30108.93亿元。以北京为例:2010年,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5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虽然北京在讲认真落实家电下乡等促进消费政策,积极促进投资稳定增长,支持企业“走出去”,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对北京财政收入支撑明显,约占到全部财政收入的两成左右。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所贡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而土地出让金收入是基金预算,专款专用,并不纳入财政收入,如果把土地出让收益计入财政收入的话,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北京2010年土地出让金实际到账收入达1319.1亿元,比财政收入的一半还要多。而且土地收益虽然不计入财政收入,但却基本用于了地方建设,北京土地收益的60%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用于补助被征地农民,14.7%用于廉租房建设。

面对眼下土地市场冷清、土地出让金大幅减少的现实,不少城市应该意识到,这种靠卖土地,而并不是靠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企业税收等得到的财政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从土地上“断奶”才是当务之急。就像资源型城市一样,很多资源型城市已经面临资源枯竭,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进行转型。在这个问题上,大同市做得比较好,大同市是著名的煤矿资源城市,但是市长耿彦波提出三名一强,即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经济强市,打造大同核心竞争力,细化经济社会各项工作,从拆迁安置、道路改造、双城建设、文化旅游、民生保障、农业发展等诸多方面着力,精心描绘大同城市新容颜,勾勒大同人未来新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