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卖地还债的愿望恐将落空
(2011-07-18 19:52:52)
标签:
地方债务还贷无地可用成都广州房产 |
分类: 地产随笔 |
有消息显示在10.7万亿元地方债务还贷高峰即将到来前,卖地输血首当其冲地承担了地方政府缓解地方债压力的排头兵。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地方政府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达到25473.51亿元,其中约25%的偿债期在2011年。上半年土地市场出现大量流拍和底价成交情况,持续低迷的土地市场致使地方政府赖以生存的土地出让收入大幅缩水。即使这样,在外界纷纷表示7月份将成为房价松动的拐点之际,地方政府加速了推地步伐。有机构统计显示,仅在7月份各地已推出或计划推出的土地即使全部按底价成交其总额将达到约1000亿,成为一个明显的高峰。
但是地方政府依靠卖地还债真的可行吗?现实的回答可能是:NO
第一,卖地可能无人问津,即使成交价格也较低。现在市场相对低迷,各方面的消息都看空市场,所以开发商们基本上都面临比较大的资金压力,而他们并没有降价促销,也没有更好的融资渠道,也就是说开发商现在是真的没钱了,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推出大量出让土地也引不起开发商太大的兴趣。例如:7月15日,成都市公开出让5幅商住地块。其中一幅双流县西航港街道办事处119.8679亩宗地系6月3日拍卖中流拍地块。再次入市后起拍价为400万元/亩,较6月3日拍卖起拍价450万元/亩有所下降。7月11日,大连举行史上最大规模的土地竞拍会,一个半小时内,36宗土地全部以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近70亿元。仅这一天的成交额就接近大连市2011年前6月成交总额的40%,统计显示,大连市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让金额为193.21亿元,同比下降50%。
第二,土地资源有限,现阶段大规模出让,后期将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今年年初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俊夫在市委全会小组会上就透露,广州虽然土地总面积超过7400平方公里,但可供建设使用的平地只有600平方公里。李俊夫称,按目前的建设开发速度,大概14年就没了。当前广州建设用地利用强度达到22.1%,而国外通行的宜居城市环境是不超过30%,也就是说,广州的土地利用强度的潜力只剩下7.9%。
所以,对于地方政府来讲,目前卖地不是还债的好办法,还需要地方政府广开财路以应对危机。目前,有的地方政府已经提出延期,这其实也是地方政府一个无奈但很实用的选择,真有谁敢把政府告上法庭吗?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