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何其人也?

标签:
历史随笔图片文化教育 |
分类: 02原创-随感杂谈 |

上周末去国图国家典籍博物馆参观居延汉简时,本来觉得自己写字不好,也不懂得欣赏,会看起来比较无趣,结果,有了讲解员的讲解,然后又“偷”学了一些非常有文化的观众的见解,真是受益匪浅,不虚此行啊。
首先,关于这个居延,第一反应,竟然以为从来没有听说过,后来,听到讲解员卖关子的想问一下大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首诗都第一句时,大家居然都有点茫然,然后讲解员解围的说到,这首诗是王维的边塞诗《使至塞上》
全诗如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居延,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居延汉简里的“居延”
真是这样啊,怎么就没记起来呢!你说我们初中就学过《使至塞上》,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谓是家喻户晓般的耳熟能详,可是,背书还是很死板,只知道背下来,过后也就忘了,居延是个地名,就在著名的边塞诗《使至塞上》,就是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一首诗里的第一句,学的太不扎实了!

这些漂亮的隶书是大厅一进门就能看到的,结果在我们就要结束这个展厅的参观时才看到它的原件,这是《相利善弊剑册》(仿制品)的部分内容,在居延破城子遗址出土。破城子,我又误看成了破阵子,还激动了好大一阵子,破阵子是个词牌名啊,难道也和居延有关?结果发现自己看错了,尴尬了好一大会,好在没说出来,写出来,也给自己提个醒,目前还没发现有破阵子这个地方, 倒是有个破城子,自得其乐一番。
再说一下这个《相利善弊剑册》,虽说是个仿制品,价值很大,它介绍了辨识宝剑的标准和方法,提出定弊剑的六条标准和辨识善剑弊剑纹饰的四条标准,《汉书.艺文志》中曾有《相宝剑刀》二十卷的介绍,但只有其名,没有内容,这个出土简册或许就是失传的《相宝剑刀》。你说这价值大不大吧!

然后看看这个简册的字,这可是从一个造诣颇深的观众那里学来的,他在给他的朋友们介绍这些字写的如何之好,我也听了一耳朵,受益匪浅。比如,上面这个“者”字的第二横,它不是简单的划一道横,而是一横用了至少三次停顿,抑扬顿挫,大气磅礴,这个写字的人一定心胸非常宽广,心态一定特别平和、儒雅、淡定,一个字竟然能有这么多的感悟!真是佩服,可是听了他的介绍,发现确实如此,文如其人。

然后看看这个简册的字,这可是从一个造诣颇深的观众那里学来的,他在给他的朋友们介绍这些字写的如何之好,我也听了一耳朵,受益匪浅。比如,上面这个“者”字的第二横,它不是简单的划一道横,而是一横用了至少三次停顿,抑扬顿挫,大气磅礴,这个写字的人一定心胸非常宽广,心态一定特别平和、儒雅、淡定,一个字竟然能有这么多的感悟!真是佩服,可是听了他的介绍,发现确实如此,文如其人。
这一个横,先是用一点顿下去,把笔锋折起来,然后往右一划,划到三分之一处,停下来,顿一下,再轻轻往右写,再停一下,最后结束时,笔锋又稍微有些粗犷,表示这一笔终于结束了。听他这么一说,再仔细一看,还真是这样,佩服古人的写字态度,更佩服这个欣赏者的犀利的观察力,关键是,这个竹简非常非常的细小,如此细小的竹简上写出如此精湛的隶书,还能一笔三顿,着实厉害!

这个”天下“的“下”字,一笔三顿的情况更加明显,读懂了笔画的写法,再看这个字,越看越喜欢,感觉都能体会到笔者在写这些内容时的心情,顿时有了一种穿越沧桑,感受历史的亲切感。

这个”天下“的“下”字,一笔三顿的情况更加明显,读懂了笔画的写法,再看这个字,越看越喜欢,感觉都能体会到笔者在写这些内容时的心情,顿时有了一种穿越沧桑,感受历史的亲切感。
都说字如其人,何其人也?真想认识一下这位洒脱挥毫的笔者,就在这里让我们相遇吧,有机会,我再来看你。
前一篇:熊悍,何许人也?
后一篇:“中国快递员节”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