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斯托耶夫斯基的世界观》的序言解读——结合《罪与罚》
(2022-04-01 13:54:29)
标签:
随笔文化读书思考 |
分类: 02原创-随感杂谈 |
《托斯托耶夫斯基的世界观》的序言解读
非常有意思,最近在看托斯托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由于我对那一串长长的名字很不感冒,太长太拗口,很不喜欢,读了半天不知道那个司机对哪个司机怎么了。读的很是辛苦,好不容易磕磕巴巴的把故事看完了,说实话故事确实还不错,心理描写非常真实具体。然后就看到了一本关于写托斯托耶夫斯基世界观的书。人的关注点真的很奇妙,你关注了一个点,然后与这个点相关的内容也就出现在你的面前。所以,人还是要多读多看,说不准又会有一个什么窗口对你打开了啊。
《托斯托耶夫斯基的世界观》是别尔嘉耶夫的著作之一,别尔嘉耶夫是20世纪初期俄罗斯新JDJ
哲学杰出的代表。在别尔加耶夫的思想中,自由、个性、创作是三个核心词,而其中自由又是一个核心的思想主题,它的思想的各个层面,各个角度都是由此而产发的。别尔加耶夫自认为最完美的哲学著作是《论人的使命》完成于1931年。这时他的哲学观已经从20年前的第一部著作《自由的哲学》形成、发展到现在的成熟期。
为什么他会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说,我在还是小男孩的时候,我就形成了来自托斯托耶夫斯基的习性,他比任何一个作家和思想家更震撼我的心灵。他说,我不仅试图揭示托斯托耶夫斯基的世界观,并且也融入许多我个人的世界观。
这部分内容是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是综合性的、跨学科的:
跨学科如今成为人文学科,尤其是语言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事实上,今天的学科本身以及跨学科的努力无不折射着人类知识的现代困境。思想、精神,尤其是没有学科限制的,我们本着他们的原貌去走进认知与体验就够了。跨学科必须依赖不同学科之间具有张力关系的对话,他必须依赖高度的精神创造力。
我们在阅读托斯托耶夫斯基的世界观时,要考虑三个背景因素:一是社会历史因素,当时是俄国实业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一起决定了这个时代的灾难意识。二是思想精神或者说哲学因素,这一时期哲学的许多问题都发生了剧烈变化。面对现代性的各种问题,托斯托耶夫斯基的形象方法和原则成了这个时代的精神源泉。第三是个人经历因素,在自己的世界观形成过程中,比尔加耶夫始终把托斯托耶夫斯基作为自己所有哲学,历史,伦理,美学思想的基础。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精神上的血缘关系,使得《托斯托耶夫斯基的世界观》专著才具有了区别于比尔加耶夫所有其他哲学著作的显著特征:整个文本充满了热烈的火一般的激情。
后一篇:托斯托耶夫斯基作品关注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