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随笔文化 |
分类: 03原创-游记随笔 |
写过一篇欣赏潘天寿的画作的小文,再来一篇吧,感觉一个人的画风基本都是很相似的,但还是很喜欢。
灵岩涧一角 潘天寿
江浙出美女,山水也秀奇。浙江美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等多重身份集一身的画家潘天寿出游天台、雁荡,将山水与花鸟画相结合,步入了一个与时代精神相谐的雄强复明丽的新阶段。
1955年,潘天寿与吴茀之带学生到雁荡山写生,回杭州后,于盛暑中创作了《灵岩涧一角》。此作融山水、花鸟画的意趣于一体,冶雄放的意笔与勾勒填彩法于一炉,营造了这一非同凡响的奇异境界。
作品刚健雄厚,磅礴有力又充满大自然的蓬勃生机。他以斜势行书题识:“画事以积墨为难,兹试写之,仍未得雁山厚重之致”,右上钤“强其骨”印,足见他创作此画的美学追求。
潘天寿曾言:“予喜游山,尤爱看深山绝壑中山花野卉,乱草丛篁,高下欹斜,纵横历乱,其姿致之天然得势,其意趣之清奇纯雅,其品质之高华绝俗,非平时想象中得之。”这或许是潘天寿酷爱描绘山花野卉内心深处的动因。 此画反映了画家巅峰期的画风特色。作品构思标新立异,将山水和花卉结合起来,运用从写生中所悟得的创作方法,避免单调平庸又别有面貌。画家独取溪泉一角,从局部看全局,幽深静穆,在砯崖转石中结构出“空无一人、水流花放”的新奇意境。
作品构图打破常规,以“造险”和“破险”的处理方式,力求不受画幅限制,注意全局气势的呼应开合。用笔用墨,在简略中含义无限,在繁复中见意境空灵,使画面虚实经营与内外结构关系相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