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小路
徐小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875
  • 关注人气: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速读《感悟童心》(下)

(2022-03-27 08:27:38)
标签:

读书思考

教育

随笔

分类: 03原创-游记随笔
第3章家庭作业
这章讲的是老师如何对克拉伦斯进行交作业的各种试探,以及不断的失败。
克拉伦斯写过一篇老巫婆的故事,他把老师说成是那个巫婆,然后他写的结局是那个巫婆死在外面,那儿好像有一颗高大的彩色的树,还有一大块褐色的岩石,不知这个孩子是什么心理,但是这个老师的处理方式让我很是佩服。
Chris把故事草稿收进柜子的一个抽屉里,对克拉伦斯说,你把我写成一个巫婆,但是我并没有把你的拼写课本扔出去,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
老师一点都没生气,一点心理描写都没有,好像就这么简单的过去了,没有任何心情上的描写,只是说,学生这么对待她,但是她并没有以牙还牙把学生的课本仍出去,估计老师还是生气了,但是她能心平气和的跟学生说这些,这个老师真厉害,要是我,估计不会生气,还会给他的作业找错别字,说出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等。

最后。她不再把克拉伦斯送到办公室了,因为这和让他回家一样没有任何用处,今晚他对克拉伦斯没有任何新策略,她不得不忽视他犯的小错误,只求他能完成作业,他会继续改造,他也许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耳朵里仍是老师们对他的各种控诉,现在他看来他现在的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至少比开学的时候好,或许这就是进步,这次社会科测试他考得不错,人们有理由抱有希望

抱有希望,其实说抱有幻想更恰当一些。我们总不能因为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对于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主儿来说,这种人真的是让人伤脑筋。你不由得不怀疑人生:这是没成年的孩子,还是长着未成年的脸,思想是无良社会人的伪少年?
教育不能教好所有的人,既然社会认可这样的观点,为什么对老师就步步紧逼咄咄逼人毫不通融呢?老师手无寸铁,更没有权力去惩罚学生,甚至上课打闹,让他在走廊站一会,都是师德有问题,比孙子还孙子的老师,怎能教出有德行有自尊的学生。

第4章纪律
这一章讲的是一个实习老师在Chris的帮助下,如何艰难的完成他的教学。
她对这位年轻老师的建议有如下几个:
1、没有任何大学课程会教你如何对付克拉伦斯或者罗伯特这样的学生。
2、不要把自己想象成问题学生不良行为的诱因,如果这样想你就会陷入问题之中,应该培养某种距离感,千万不要和学生走得太近,你可以了解问题学生的感受,但是不能过多的投入,否则最终你会对没有改进的孩子产生怨恨的情绪。
强调一点:
这是我的最大硬伤,没有之一。对学生没有底线的包容,热爱,只会让一些善于钻营的学生钻了空子,把你当傻子一样去捉弄。吃过一次亏,不长记性,换了一拨学生,又毫无保留的对学生好,有的学生会领情,会知道你对他的好,但有的学生就是看人下菜碟,你对他的好,他认为是你没本事,管不了他,就像是溺爱孩子的家长,对他再好,也不能无原则的包容。
咳,既然能写这些,说明自己还是有所醒悟,还是慢慢的跟学生有了距离了,虽然这种醒悟很痛苦,为了自己的饭碗,为了热爱的事业能够继续下去,我也必须成长。人的成长是终生的,我坚信这一点。我确实在一点点的进步,虽说蜗牛漫步慢了点,总归还是在进步,要对自己有信心,我会做得更好。
3、上课时不要只叫举手的孩子回答问题,
4、要用眼睛扫描教室捕捉麻烦的苗头,
5、不要让孩子陷入一种因为失去自尊而否定你的境地,
6、如果有孩子开始搞小动作,叫他站起来回答问题,而且讲解时站在他的边上,
7、如果他继续捣乱,让他到外边的走廊上去,不能让一个孩子影响班里其他孩子。
等所有的孩子就座后再开始上课,
等所有孩子停止说话以后再开始上课,要维护一个老师的尊严感,保证老师的威严。

以上内容是我认为本书中非常有价值的部分,作为任课老师,非常有必要多读几遍。

第5章送别
这一章、篇幅很长,但是我想说的最短,他讲的就是。问题学生克拉伦斯离开学校的一个过程。没有太多需要我学习的地方,略。

第6章恢复
恢复
表面上是问题学生克拉伦斯已经走了,但是另一个问题学生罗伯斯又来了,所以从这一章开始就开始讲问题学生罗伯斯给他带来的各种烦恼了。


第7章迷人的岛
迷人的岛,这部分就是克拉伦斯老师去度假,去了一个佛罗里格岛,去感受一下她的这些异地的学生的生活。
孩子们不知道自己是谁,既不是美国人也不是波罗的个人,那么他们是谁?这是一些没有家乡的孩子,就像北京的这些北漂的孩子一样。

第8章  科学展览
科学展览这一部分内容明显的写出了,因为家庭出身阶级划分,而他们做试验的一些不同的情况写出了这个社会的矛盾。所幸我们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不会有这种尖锐的种族歧视民族冲突。怕这种词语太多文章通不过,不写了。

第9章  6月
6月一年的教学生涯就要结束了啊,我就不具体说了,当然她没有放弃,但是她也没有完全的拯救这些孩子。只是已经没有时间了,不是还有下个学期么?说的好悲观。
 
说句心里话,这本书我是硬着头皮读完的,翻译的句子晦涩难懂,内容也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因为题目和前面的各种噱头介绍,让我觉得这应该是本好书,我应该能看下去,我应该从中学到些什么。责任感和使命感逼着我象读一本必修课本一样读了下去,当然,逼着自己写读后感、摘抄各种句子也能帮助我读下去。
感悟童心,如果让我写,估计会写的更符合中国孩子的情况,又吹牛了,连个书评都不会写,想啥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