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话王阿善

(2022-03-20 21:48:12)
标签:

杂谈

随笔

分类: 03原创-游记随笔

对话王阿善

王阿善造 石像

王阿善是谁?女信徒,也就是出善款造这个石像的人。

这个石像是道教的造像,不是释迦牟尼佛教。

造像正面是两位长髯道长,后面是三位头戴道观的女官,不知道他们的具体身份是什么,第一个长髯道长是老子么,那第二个是谁呢,两人还平起平坐,后面的三哥道观女官有事何人?出现女道观,有什么典故么?不清楚,网上也搜不到这个造像的具体解读,也不知这个解说人是怎么认定这是道教造像的。

据说背面是浅浮雕的乘车骑马图(这个看不到,只能看国图的扫描介绍)。石上刻录了这是女信徒王阿善所造。隆绪是萧宝夤的年号。

萧宝夤(yín)(485年或486-530),一作萧宝寅,字智亮,南北朝时期北魏将领、南齐宗室,齐明帝萧鸾第六子,东昏侯萧宝卷、齐和帝萧宝融同母兄弟,母敬皇后刘惠瑞

这是拷贝的,这关系太复杂了。

萧宝夤原为南齐建安王,后改封鄱阳王,在梁武帝杀害南齐宗室时逃往北魏,萧宝夤在北魏娶孝文帝元宏之女南阳公主(北魏对他不错啊,还反叛,哎!)为妻,并屡次与梁朝发生战争,官至散骑常侍、车骑将军、尚书令,封齐王

萧宝夤虽投奔北魏,但是一直不忘复兴齐国。孝昌三年(527),萧宝夤听闻郦道元任关右大使,遂起兵反叛,将郦道元和南平王元仲冏先后杀害,并控制长安。自称齐帝,改元隆绪,在次年兵败投奔万俟丑奴,万俟丑奴之乱被平定,萧宝夤被俘送到长安,不久,被赐死于驼牛署。

郦道元?我们语文课本里的《三峡》作者啊,居然还是个官员,还是死于非命?当初学课文时老师也没讲过,自己也没关注过,哎,文史哲不分家啊,学东西可不能简单的孤立的去学。再一看他的简介:北魏时期酷吏、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居然是个酷吏!越来越觉得不可思议了。一个才华横溢喜欢游山玩水的文人,居然是个酷吏!居然之前从来没发现过!学无止境、人无完人、人心难测啊!)

万俟丑奴(?~530),复姓万俟,原州高平(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人,匈奴族。北魏末年西北少数民族起义首领。早年跟随胡琛起义,响应北方六镇起义。胡琛战死之后,继承军队指挥权,节制各部起义军队,声势日益浩大。建义元年(528)七月,自称天子,设置百官,国号大赵,年号神兽,定都于高平,杀死东秦州刺史高之朗,收降雍州刺史萧宝寅。永安三年,继续攻城略地,兵败被俘,传首于洛阳。

扯远了,继续说说这两个早期的道教吧。太平教是早期道教的一支,大约产生于东汉中期。东汉末年,太平道首领张角是巨鹿(今河北平乡)人,自称大贤良师,在各地传教,手执节杖,教病人叩头思过, 饮符水以治病。张角传教治病十余年,在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有几十万人从之。口号为:“苍天(东汉)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五斗米教实际上由张修在公元184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之前创立于汉中。   据《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概述张角、张修的学说时说:“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雒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或其不愈者,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玄学和佛教日渐兴起,促使道教发展和完善了教育体系,形成了对老子的神话,建立了以太上老君为核心的神学理论,促进了道教的发展,具体不展示了,总之,南朝梁的陶弘景兼容道教各派,吸取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开创了道教茅山宗,促使道教向一体化发展,为隋唐时期道教的兴盛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信奉道教的神仙多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鬼神崇拜,其神系比较庞杂。早期的道教是不供奉神像的,自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了,仿照佛像制作神像,因此早期的道教像有佛教造像的影子,但因为有神像的不多,所以早期道教造像流传的也较少。所以,解说人说这是道教的造像,具体啥内容,也言之不详,说明关于他们的介绍确实文献不多,不能象我等无名人士胡编乱造,可以理解。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初中语文课本《答谢中书书》还要求背诵呢——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没想那个年代的文学家,真是妥妥的斜杠人才啊!佩服!

 

越写越离题万里了,本想想对话王阿善的,可是对这个美女信徒是在是了解甚少,只能从她的周边环境中去了解那个时代、了解她所信仰的那个道教的故事,如果再有点文采,也可以谢谢她是如何做这个造像的,那看我何时能有时间了。

对话王阿善

砖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