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长廊画赏析——邀月门(下)

(2022-03-22 07:47:07)
标签:

随笔

杂谈

长廊

颐和园

旅游

分类: 02原创-随感杂谈

长廊内北侧有:

隆中决策

徐庶推荐诸葛

三打白骨精

打渔杀家——还没看过该剧,有机会的话,去看看,先把剧情熟悉一下。

又名《庆顶珠》、《讨渔税》。戏曲传统剧目。全剧由"得宝"、"庆珠"、"比武"、"珠聘"、"打渔"、"恶讨"、"屈责"、"献珠"、"杀家"、"投亲"、"劫牢"、"珠圆"等折组成。"打渔"和"杀家"两折一直上演不衰,几乎所有有名的老生和花旦都会演这两折。后来这两折戏并成了一折,就叫《打渔杀家》了。

原剧讲梁山老英雄阮小七易名萧恩获得一颗宝珠,顶在头上入水,可以避水开路。后来成为萧恩的女儿萧桂英与花荣之子花逢春订亲的信物。萧恩与众兄弟分手后,带女儿在江边打鱼为生。遇故人李俊携友倪荣来访,同饮舟中。因天旱水浅,打不上鱼,欠下了乡宦丁士燮的渔税,丁自燮遣丁郎催讨渔税,李、倪斥之,得罪了丁府。丁府派教师爷率家丁锁拿萧恩,萧恩忍无可忍,将众人打得落花流水。而后萧恩又上衙门,状告渔霸丁士燮,但丁府与官衙勾结,县官吕子秋反将萧恩杖责四十,且逼其过江至丁处赔礼。萧恩愤恨之下大发英雄神威,带着女儿黑夜过江,以献宝珠为名,夜入丁府,杀了渔霸全家。

颐和园长廊画赏析——邀月门(下)
这是伦序图,值得一看。

《伦序图》是借用凤凰、仙鹤、鹡鸰(jílíng)、黄莺、鸳鸯五中禽鸟的特性,指称五种人伦关系,即: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谊友信、夫和妇顺。凤为鸟中之王,象征君王至上的君臣关系;传说年长的鹤鸣叫时,幼鹤随之鸣叫,象征父慈子孝;一只鹡鸰鸟离群,其余的就都鸣叫呼唤归来,比喻兄弟之间的友爱;黄莺鸣叫是寻找其它的黄莺伙伴,象征着友人之间的相互信任;鸳鸯鸟雌雄相守终身,象征着夫妻之间的和睦与忠贞。因此称为《伦序图》,也称为《五伦图》。跟后来的“三纲五常”不是一回事。

颐和园长廊画赏析——邀月门(下)

文姬谒墓,故事很凄美,值得一看

蔡琰(约177-?):即蔡文姬,汉末著名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父亲蔡邕是曹操的挚友。文姬成人后嫁给了河东人卫伸道,不幸的是卫伸道新婚不久病故了,文姬回家守寡。此时正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匈奴乘机侵扰中原,战乱中文姬被掠走,后被南匈奴的左贤王看中,无奈嫁给左贤王纳为妾,并为其生下一男一女。

到了三国时北方稍有安定,曹操为相,此时蔡邕虽已故去,但曹操念及旧情,派人打听到文姬的下落后,即派出大臣董祀,将已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的蔡文姬重金赎回。当蔡文姬闻知曹操思慕她的才华,要重金将她赎回中原时为其所感,毅然离别了丈夫和儿女,回到了中原。这幅画描绘的是文姬归汉途中,拜谒父亲蔡邕陵墓,吟唱《胡笳十八拍》抒发哀思的情景。

吕布戏貂蝉

长廊外北侧:

富贵寿考

童戏图——瞎子摸人

三打白骨精

颐和园长廊画赏析——邀月门(下)
广陵花瑞,之前没听说,正好学一学。

广陵花瑞——广陵,古代郡名,后改称江都,治所在今扬州。广陵素以芍药花闻名于世,共有芍药品种32个,其中以叫“金带围”的花种最为稀有。此花花瓣成酱红色,将一圈金黄色花蕊围在中间,好似红袍围着金腰带。民间相传,此花一开,便会有安邦定国的相才问世。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韩琪任江都太守时,官署后花园中的一株“金带围”分出四枝,每只都开有一朵花。韩琪邀请同在扬州任职的王珪、王安石、陈升之一起在花园饮酒赏花。席间四人各摘下一朵“金带围”簪在头上。说来也奇,在以后的30年中,这四人均相继入朝任主政大臣。后人将此事看成是当年四人头簪“金带围”祥瑞降身的结果,并将当年是人簪花的故事称为“广陵花瑞”。

曾做过扬州司理参军的北宋科学家沈括,将这个故事记载在他的《梦溪笔谈-补笔谈》中。“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也曾以此事为题,绘制了一幅《四相簪花图》条轴和一幅《金带围图》扇面。长廊的这幅彩画,为清代画家钱慧安《广陵花瑞图》的临摹画。

宝黛玉阅西厢——故事太熟了,不讲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