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疫书法作品赏析

(2020-04-30 21:53:27)
标签:

书法赏析

将行先生

王建南

抗疫书法作品

杂谈

分类: 02原创-随感杂谈

 听王建南老师讲书法(4)之抗疫书法作品

王老师的讲座继续进行时,快了,明天就可以做小结了。今天讲的是抗“疫”书法作品的欣赏。

抗疫书法作品赏析

又见戎装赴险行,扶伤济世诉衷情。青霜紫电妖酋斩,金柝声催箭雨鸣。

说句实在话,如果不是王老师给出解读,实在不认识这些字,不是不认识字本身,而是不认识这种所谓的书法字。说到这里,想起了王老师之前说的,书法的产生是基于自己的情感的抒发需要,是表达个人情感的,这个书法,个人的理解,与王老师的讲解无关,让人看不懂的字体,没什么意义,或者说,没有书写的意义,只是为了写着玩而已,有点小愤青啊,赶紧看王老师的解读吧。

大家看看现代书法家所书写的作品。第一个呢,就是我们看的这个书体,相当于钟鼎文,由甲骨文而演变出来的,这个钟鼎文呢,大小不一。我们看字形字的每个字占据的空间都跟后期的这个小楷完全不一样,小楷是非常规范的,我们把它称为钟鼎文,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

那写的什么内容呢?是一首诗啊,这就是当代的书法家言恭达先生所写。兴言语言的言恭敬地径达到的达言恭达先生,他为医护人员书写,为到武汉抗疫的逆行的天使们书写,歌颂他们的高尚品德。这是用钟鼎文的形式书写的。

抗疫书法作品赏析

荆楚风凄猿鸟鸣,檄传九域遣豪英。死在度外无縈顾,仿听长戈利剑声。

第二件作品,还是言恭达先生的,他为出征的医护人员写的草书。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因为草书和这个钟鼎文太难认了。我也认不全啊,对照一下。

就连书法鉴赏家王建南老师而已认不全,有种莫名的心安理得!别阿Q般的洋洋得意了,你跟人家大家有什么可比的呢,赶紧听书吧。王老师的发言讲座:

那我把它表明什么呢?就是今天我讲的,从魏晋之前,在魏晋之前就是钟鼎文这样的字呢,你看。他的个性没法儿直接的抒发,因为他在这个字的写法上,他要较劲呢,本身的这个字的字形就要求他速度快不了,那我们说特别兴奋的激动的或者悲愤的,各种各样的心情是瞬间的像心电图一样,就表现出来,那你书写的时候呢,你写不快。但是下面一件草书就不一样了。

这种草书的出现是盛唐时期的以张旭和怀素为代表的,我们称为狂草,金蛇狂舞。那么这个时候完全是把自己的心境和字体、字的这个笔画儿可以合二为一了。所以我讲,在魏晋之后,中国书法进入了自觉的阶段。书法开始抒发个性。

在魏晋之前,书法是任务性的、功能性的、不自觉的,所以最美的艺术是由不自觉、有规范有规矩,好像一个人戴着镣铐似的束缚的状态,然后他到了打开镣铐,可以狂奔疾走,手舞足蹈的状态,怎么样都行,进入了一个自在的、自足的境界,由不自觉到自觉。

但是这种不自觉也好,自觉也好,特别是自觉,不能刻意,不能假装进入一种豪放的状态、欣喜的状态,这种假装的情绪所写出来的书法,就是做作的,虽然也是满片篇金蛇狂舞,可是他就是没有章法,他是一个虚假的情感所衬托的,这样一种表面的书写。

言恭达先生这件作品不错,但是要跟唐代的大书法家张旭也好,怀素去比呢。那还是不行啊。这个从气力上同心情状态上各个方面还是有不少差距的,但是已经在当代已经是不错的草书作品。

抗疫书法作品赏析

狂澜力挽恸瀛寰,披甲何惭白发还?欲问钟馗今夕在,从容出剑看南山。

这一副书法还是言恭达先生写的——隶书。大家可以看到汉代的隶书也就是规规矩矩,很规范,但是在这个。起头。结尾。还有自行上,我们看字形是扁的,然后蚕头燕尾他这个波调就是波折,像波浪一样。像那个大大的汉代的屋檐一样。非常的宽广舒展,这也是一种美,但是这种美她就是走路啊,四平八稳的一种美跟草书的。金蛇狂舞奔跑,又跑又跳,那种美是不一样的。

抗疫书法作品赏析

黄鹤冲天泣九霄,含悲忍泪写新娇。淘沙斩浪煎精血,换得春来万瘴消。

这幅书法作品还是言恭达先生所写,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啊,他这个几个字体都写得很好。可以看出来,他写的这个小楷特别的规范。

总之,今天我跟大家分享,最主要的是说书法,在魏晋的时候以王羲之为代表。他之前是不自觉的所有任务型的书写,大部分都是任务性的书,在他之后,书法的一部分变成了自觉性的书写个性的书法,而另一部分还是任务型的书写,宋代明代清代,诸多书写的人,还是皇帝官员等,因为他们的职务关系,还是必须要写公文的,墓志铭当然照样还有。所以,只是有一部分书写变成了个性化的书写。

抗疫书法作品赏析

抗疫书法作品赏析

疫情告知书

最后,王老师讲了一个书法风格的“疫情告知书”的故事。

在今天我分享的最后,我就把在七十多天的疫情期间的书法作品做了最后的总结。专业的书法作品很多,刚才那些言恭达先生的书法,都是职业书法家写的,那么下面这件大家看一下,是不是还有印象,这是大概是一个多月,一个半月前的书法作品了,当时到时村子都不让进去。那么要写上牌子,不让你进,网民戏称为疫情帖。是上图这个小伙子写的。那就不就是业余老百姓写的吗?不是,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小伙子。 为什么呢。

它这个字,如果我们放大来看,就会清晰的看到,这个疫情贴上的字很有特点,特别是有王羲之、苏东坡的字贴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这个小伙子写的这个字虽然是为了完成村里的任务是书写,但是他是有功夫的,我当时一看,就是一个专业的书法人才,专门练书法的人,才能写出来,为什么呢。它这个字,每一个字都有讲究,有来有去有来源,来自兰亭序。来自寒食帖,当然也来自别的中国古代书法上的字体。

抗疫书法作品赏析

《疫情帖》麻春芳

热心的网友立刻给他的疫情贴电脑处理了一下,你看这个字多美呀,很好呀!跟那个王羲之,那个时代,魏晋时代的那个字贴是一样的啊。他这个每个字都有讲究,所以一看就是专业人员,后来一查呢,给村里写这个写在木板上字的,也就是这个疫情帖。是一个叫马春芳的小伙子写的,二十七八岁吧。他是贵州人,他是在贵州的一个师范学院研究生,书法研究生。你看人家练到研究生了,很专业。所以我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一个专业的书法人才,他在村里头在,春节期间为村里完成一件任务型的书法,会写成啥样呢?就写成这样。

我认为,整个儿70多天,两个多月所有的书法作品当中,就是那些专业书法家,现在不断的发表,都很好,有些却不如他写的这个木板儿上的这个疫情贴写得好,他是第一名。绝对的第一名,为什么呢?跟他相比,别的书法作品都是为写而写,有做作的嫌疑。

而马春芳所写的,他首先是完成一个任务,不像苏东坡、颜真卿等,是出于一个目的,或者是朋友让王羲之写一个集子的序言,他写了个序,但是他把他的书法表现出来了,而祭之文稿呢,我要为侄子写一个墓志铭。祭文,所以也是有目的性的,而只有苏东坡的书法是随性而写。那么。这个小伙子春芳呢,他在这样的一个村里的任务之下所写。它不是一个自然的书写,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但是他写的时候呢,把这练字20多年的这个功夫呢,都表现出来了。

他从小到大研习魏晋以来的这些著名的书法作品的功夫,全都展现在被村里所书写的这个“不准进来”的告示牌儿上了,所以我说他是把任务和他的专业的学习经验,因为疫情这个事,很好的结合起来的一个贴。这样的一个书法作品,尽管他只是写在木板上,也不一定把它保存起来,但是他是我在整个儿的70多天抗议期间看到的最好的书法作品。字写的好,有根有据,有古典之美,有根源。第二个,他不是做作的。当然,他写的时候还是动脑筋的。可能提前晚上在家也练了练,还不是100%的一种自如的状态去投入了忘我的状态,但是已经非常不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